初级经济师即将考试,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人力方面的重要知识点,小伙伴们记得保存哦。
一、绩效考核主体
1、上级
由直接上级进行考核是企业中最常用的方法。
因为上级通常最熟悉员工的工作行为和结果。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他们是评价员工的最佳人选。但是,单一的选择上级作为评估主体,会使评估结果掺杂评估者的主观意识,影响考核的信度和效度。
2、下级
下级评估能让管理者更加了解下属对自己的评价,其中,下属对管理者管理能力和管理行为的评价尤为重要,如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对下属关注程度等。
3、同事
员工通常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上级,而对于其他员工则表现得较为真实。同事主管通常对工作的结果更加重视,而其他员工可能会从工作行为的角度审视其他人的绩效。因此,可把同事纳入绩效考核的主体,对上级评价加以补充,以便更加全面地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
4、外部人员
使用外部人员(如客户、专家等)参与绩效评估可增强绩效评估的导向性、公正性和专业性。但是,外部评估人员可能不了解企业内部的具体情况,造成存在偏见的评价。有时外部评价的成本也要高于内部评价。
5、员工自己
让员工进行自我评价,可以让员工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设定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但是在自评中,员工通常对自己过于宽松。
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成
1、绩效考核指标概念
是指对员工绩效(态度、行为、能力和业绩等因素)进行考核与评价的项目。在对员工绩效进行考评时,会对某些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价,而指向这些方面的概念或项目就是绩效考核指标。
2、类型静静
(1)硬指标和软指标
硬指标指的是以统计数据为基础,把统计数据作为主要评价信息,建立评价数学模型,以数学工具求得评价结果,并以数量表示评价结果的评价指标。
软指标指的是通过人的主观评价方能得出评价结果的评价指标,这种评价指标完全依赖于评价者的知识和经验,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2)“特质、行为、结果”三类指标
特质类绩效指标关注的是员工的素质与发展潜力,在选拔性评价中更为常用。
行为类绩效指标关注的是绩效实现的过程、适用于通过单一方式或程序化的方式达到绩效目标的职位。
结果类绩效指标更多地关注绩效结果或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3)结果指标与行为指标
结果指标一般与公司目标、部门目标及员工的个人指标相对应。
行为指标一般与工作态度、协调能力、合作能力、知识文化水平、发展潜力等指标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