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初级会计实务大纲:管理会计概述
一、管理会计概念和目标
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下同) 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比在服务对象、职能定位、程序与方法方面存在区别。
管理会计的目标是通过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参与单位规划、决策、控制、评 价活动并为之提供有用信息,推动单位实现战略规划。
二、管理会计体系
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是一个由理论、指引、人才、信息化加咨询服务构成的 “4+1”的管理会计有机系统。
管理会计指引体系是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可操作性的系列 标准。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包括基本指引、应用指引和案例库。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在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中起统领作用,是制定应用指引和建设案例库的基础。应用指引是对 单位管理会计工作的具体指导。案例库是对国内外管理会计经验的总结提炼,是对如何运用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实例示范。
三、管理会计要素及具体内容
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包括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活动、工具方法、信息与报告四项 管理会计要素。
(一) 应用环境
管理会计应用环境是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基础。单位应用管理会计,首先应充分 了解和分析其应用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国内外经济、市场、法律、行业等因素,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与管理会计建设和实施相关的价值创造 模式、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资源、信息系统等因素。
(二) 管理会计活动
管理会计活动是单位管理会计工作的具体开展,是单位利用管理会计信息,运用 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在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方面服务于单位管理需要的相关活 动。在了解和分析其应用环境的基础上,单位应将管理会计活动嵌入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环节,形成完整的管理会计闭环。
(三) 工具方法
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是实现管理会计目标的具体手段,是单位应用管理会计时所采 用的战略地图、滚动预算管理、作业成本管理、本量利分析、平衡计分卡等模型、技术、流程的统称。
1. 战略管理领域应用的工具方法。
战略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一般包括战略地图、价值链管理等。
2. 预算管理领域应用的工具方法。
预算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一般包括滚动预算、零基预算、弹性预算、作业预算。
3. 成本管理领域应用的工具方法。
成本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一般包括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变动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 。
4. 营运管理领域应用的工具方法。
营运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一般包括本量利分析、敏感性分析、边际 分析内部转移定价和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等。
5. 投融资管理领域应用的工具方法。
投融资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一般包括贴现现金流法、项目管理、情 景分析、约束资源优化等。
6. 绩效管理领域应用的工具方法。
绩效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一般包括关键绩效指标法、经济增加值法、 平衡计分卡、绩效棱柱模型等。
7. 风险管理领域应用的工具方法。
风险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一般包括风险矩阵、风险清单等。
(四)信息与报告
管理会计信息包括管理会计应用过程中所使用和生成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 是管理会计报告的基本元素。管理会计信息应相关、可靠、及时、可理解。
管理会计报告是管理会计活动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旨在为报告使用者提供满足 管理需要的信息,是管理会计活动开展情况和效果的具体呈现。管理会计报告按期间可以分为定期报告和不定期报告,按内容可以分为综合性报告和专项报告等类别。
四、管理会计应用原则和应用主体
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 战略导向原则。管理会计的应用应以战略规划为导向,以持续创造价值为核心,促进单位可持续发展。
(2) 融合性原则。管理会计应嵌入单位相关领域、层次、环节,以业务流程为基础,利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将财务和业务等有机融合。
(3 )适应性原则。管理会计的应用应与单位应用环境和自身特征相适应。单位自 身特征包括单位性质、规模、发展阶段、管理模式、治理水平等。
(4)成本效益原则。管理会计的应用应权衡实施成本和预期效益,合理、有效地 推进管理会计应用。
管理会计应用主体视管理决策主体确定,可以是单位整体,也可以是单位内部的 责任中心;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行政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