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初级会计大纲第一章: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本章基本要求]
(一)掌握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二)掌握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条件;(三)掌握借贷记账法;(四)掌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账务处理程序;(五)掌握财产清查的方法与处理;(六)熟悉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应用原则;(七)熟悉会计等式;(八)熟悉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分类;(九)了解会计的概念、职能和目标;(十)了解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分类;(十一)了解财产清查的分类和程序;(十二)了解财务报告
[本章考试内容]:第二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一、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条件
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和基本分类。会计要素按照其性质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具有三方面特征:(1)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2)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还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企业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
(二)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根据负债的定义,负债具有三方面特征:(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2)债会导致利流企业。(3)债是由企业过去的易或事形成的。
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还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两大类
(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其他综合收益、留存收益等,通常由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含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构成。
(四)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具有三方面特征:(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2)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3)收入会导致所有权的加。
(五)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具有三方面特征:(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2)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3)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加。(3)利的流够可靠计量。
()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二、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三、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是表明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等式。会计等式包括财务状况等式和经营成果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