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2019年初级会计考试的考生们正在进行紧张的备考,为了帮助大家梳理考试重要考点,下面中公会计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19《经济法基础》第五章重要考点梳理,希望给大家提供帮助。
各类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计税方式总原则
(一)综合所得
1.税率
(1)综合所得适用的税率
综合所得适用3%-45%的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见表5-1。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
注:
①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除费用6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②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依照本表按月换算后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2)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
纳税人在2018年10月1日(含)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统一按照5000元/月执行,并按照表5-2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对纳税人在2018年9月30日(含)前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按照税法修改前规定执行。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2.计税方法: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
3.计税依据
(1)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
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6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即:
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费用6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 |
①子女教育 |
①纳税人的子女接收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12000元/年(1000元/月)的标准定额扣除; |
|
②继续教育 |
①学历教育支出,在学历教育期间按照4800元/年(400元/月)定额扣除; |
|
③大病医疗 |
①一个纳税年度内,在社会医疗管理信息系统记录的由个人负担超过15000元的医药费用支出部分,为大病医疗支出,可以按照每年60000/年标准限额据实扣除; |
|
④住房 |
①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偿还贷款期间,可以按照12000/年(1000元/月)定额扣除; |
|
⑤住房租金 |
①纳税人本人及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没有住房,而在主要工作城市租赁租房发生的租金支出,扣除标准: |
(2)非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
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5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4.计税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费用6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中公会计针对多种学员开设直播、面授等课程,老师悉心讲授,授课化繁为简,帮助考生迅速梳理考试重难点,突破障碍,为此,中公会计特推出购会员卡购课享优惠活动,99元即获得终身使用(内含7大尊享权益)——点击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