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财经 中公财经

初级会计职称
 

2019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第六章重要考点:关税法律制度

2019-02-14 11:26:35  

报考2019年初级会计考试的考生们正在进行紧张的备考,为了帮助大家梳理考试重要考点,下面中公会计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19《经济法基础》第六章重要考点梳理,希望给大家提供帮助。

关税法律制度

关税是对进出国境或关境的货物、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关税一般分为进口关税、出口关税和过境关税。我国目前对进出境货物征收的关税分为进口关税和出口关税。

(一)关税纳税人

1.贸易性商品的纳税人:经营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

具体包括:

(1)外贸进出口公司;

(2)工贸或农贸结合的进出口公司;

(3)其他经批准经营进出口商品的企业。

2.物品的纳税人包括:

(1)入境旅客随身携带的行李、物品的持有人。

(2)各种运输工具上服务人员入境时携带自用物品的持有人。

(3)馈赠物品以及其他方式入境个人物品的所有人。

(4)个人邮递物品的收件人。

【提示】接受纳税人委托办理货物报关等有关手续的代理人,可以代办纳税手续。

(二)关税课税对象和税目

1.关税的课税对象:进出境的货物、物品。

凡准许进出口的货物,除国家另有规定的以外,均应由海关征收进口关税或出口关税。对从境外采购进口的原产于中国境内的货物,也应按规定征收进口关税。

2.关税的税目、税率都由《海关进出口税则》规定。主要包括三部分:归类总规则、进口税率表、出口税率表。

(三)关税税率

1.税率的种类

关税的税率分为进口税率和出口税率两种。

其中进口税率又分为普通税率、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特惠税率、关税配额税率和暂定税率

【提示】进口关税一般采用比例税率,实行从价计征的办法。

【提示】对啤酒、原油等少数货物则实行从量计征。

【提示】对广播用录像机、放像机、摄像机等实行从价加从量的复合税率。

2.税率的确定

进出口货物应当按照《海关进出口税则》规定的归类原则归入合适的税号,按照适用的税率征税。其中:

(1)进出口货物,应当按照收发货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申报进口或者出口之日实施的税率征税;

(2)进口货物到达前,经海关核准先行申报的,应当按照装载此货物的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实施的税率征税;

(3)进出口货物的补税和退税,适用该进出口货物原申报进口或者出口之日所实施的税率,但下列情况除外:

①按照特定减免税办法批准予以减免税的进口货物,后因情况改变经海关批准转让或出售需予补税的,应按其原进口之日实施的税率征税。

②加工贸易进口料、件等属于保税性质的进口货物,如经批准转为内销,应按向海关申报转为内销当日实施的税率征税;如未经批准擅自转为内销的,则按海关查获日期所施行的税率征税。

③对经批准缓税进口货物以后交税时,不论是分期或一次交清税款,都应按货物原进口之日实施的税率计征税款。

④分期支付租金的租赁进口货物,分期付税时,都应按该项货物原进口之日实施的税率征税。

⑤溢卸、误卸货物事后确定需予征税时,应按其原运输工具申报进口日期所实施的税率征税。如原进口日期无法查明的,课按确定补税当天实施的税率征税。

⑥对由于《海关进出口税则》归类的改变、完税价格的审定或其他工作差错而需补征税款的,应按原征税日期实施的税率征税。

⑦查获的走私进口货物需予补税时,应按查获日期实施的税率征税。

⑧暂时进口货物转为正式进口需予补税时,应按其转为正式进口之日实施的税率征税。

【提示】一般以“原进口之日”为准备,关注特殊的②⑤⑥⑦⑧。

(四)关税计税依据

1.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以海关审定的成交价格为基础的到岸价格作为完税价格。

(1)一般贸易下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提示】为避免低报、瞒报价格偷逃关税,进口货物的到岸价格不能确定时,本着公正、合理原则,海关应当按照规定估定完税价格。

(2)特殊贸易下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①运往境外加工的货物的完税价格。

(a)出境时已向海关报明,并在海关规定期限内复运进境的,以加工后货物进境时的到岸价格与原出境货物价格的差额作为完税价格;

(b)如果无法得到原出境货物的到岸价格,可以用原出境货物相同或类似货物的在进境时的到岸价格,或用原出境货物申报出境时的离岸价格代替;

(c)如果上述两种方法都不行,则可用原出境货物在境外支付的工缴费加上运抵中国关境输入地点起卸前的包装费、运费、保险费和其他劳务费等作为完税价格。

②运往境外修理的机械器具、运输工具或者其他货物的完税价格。以海关审定的修理费和料件费作为完税价格。

③租借和租赁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以海关审查确定的货物租金作为完税价格。

④国内单位留购的进口货样、展览品和广告陈列品的完税价格。以留购价格作为完税价格。但对于留购货样、展览品和广告陈列品的买方,除按留购价格付款外,又直接或间接给卖方一定利益的,海关可以另行确定上述货物的完税价格。

⑤逾期未出境的暂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自第7个月起,按月征收进口关税,其完税价格按原货进口时的到岸价格确定,每月的税额计算公式为:

每月关税=货物原到岸价格×关税税率×1/48

⑥转让出售进口减免税货物的完税价格。按照特定减免税办法批准予以减免税进口的货物,在转让或出售而需补税时,可按这些货物原进口时的到岸价格来确定其完税价格。其计算公式为:

完税价格=原入境到岸价格×[1-实际使用月份/(管理年限×12)]

【提示】管理年限是指海关对减免税进口的货物监督管理的年限。

2.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出口货物应当以海关审定的货物售予境外的离岸价格,扣除出口关税后作为完税价格。计算公式为:

出口货物完税价格=离岸价格÷(1+出口税率)

【提示】离岸价格

(1)离岸价格应以该项货物运离关境前的最后一个口岸的离岸价格为实际离岸价格。若该项货物从内地起运,则从内地口岸至最后出境口岸所支付的国内段运输费用应予扣除。

(2)离岸价格不包括装船以后发生的费用。

(3)出口货物在成交价格以外支付给国外的佣金应予扣除,未单独列明的则不予扣除。

(4)出口货物在成交价格以外,买方还另行支付的货物包装费,应计入成交价格。

(5)当离岸价格不能确定时,完税价格由海关估定。

3.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的审定

审定原因:

(1)对于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向海关申报进出口货物的成交价格明显偏低,而又不能提供合法证据和正当理由的。

(2)申报价格明显低于海关掌握的相同或类似货物的国际市场上公开成交货物的价格,而又不能提供合法证据和正当理由的。

(3)申报价格经海关调查认定买卖双方之间有特殊经济关系或对货物的使用、转让互相订有特殊条件或特殊安排,影响成交价格的,以及其他特殊成交情况,海关认为需要估价的。

审定方法:

(1)相同货物成交价格法。即以从同一出口国家或者地区购进的相同货物的相同货物的成交价格作为该被估货物完税价格的价格依据。

(2)类似货物成交价格法。即以从同一出口国家或者地区购进的类似货物的相同货物的成交价格作为该被估货物完税价格的价格依据。

(3)国际市场价格法。即以进口货物的相同或类似货物在国际市场上公开的成交价格为该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4)国内市场价格倒扣法。即以进口货物的相同或类似货物在国内市场上的成交批发价格,扣除合理的税、费、利润后的价格。

(5)合理方法估定的价格。如果按照上述几种方法顺序估价仍不能确定其完税价格时,则可由海关按照合理方法估计定。

(五)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从价税计算方法

从价税是最普遍的关税计征方法。它以进(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作为计税依据。进(出)口货物应纳关税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税进(出)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

2.从量税计算方法

从量税是以进口商品数量为计税依据的一种关税计征方法。其应纳关税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税进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

3.复合税计算方法

复合税是对某种进口货物同时使用从价和从量计征的一种关税计征方法。其应纳关税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

4.滑准税计算方法

滑准税是指关税的税率随着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动而反方向变动的一种税率形式,即价格越高,税率越低,税率为比例税率。因此,对实行滑准税率的进口商品应纳关税税额的计算方法与从价税的计算方法相同。

(六)关税税收优惠

关税的减税、免税分为法定性免税、政策性免税和临时性免税。

1.法定减免。经海关审查无误后,可以免征关税的项目包括:

(1)一票货物关税税额、进口环节增值税或者消费税税额在人民币50元以下的。

(2)无商业价值的广告品及货样。

(3)国际组织、外国政府无偿赠送的物资。

(4)进出境运输工具装载的途中必需的燃料、物料和饮食用品。

(5)因故退还的中国出口货物,可以免征进口关税,但已征收的出口关税,不予退还。

(6)因故退还的境外进口货物,可以免征出口关税,但已征收的进口关税不予退还。

【提示】有商业价值的广告品及货样不能免税。

2.酌情减免税:

(1)在境外运输途中或者在起卸时,遭受到损坏或者损失的。

(2)起卸后海关放行前,因不可抗力遭受损坏或者损失的。

(3)海关查验时已经破漏、损坏或者腐烂,经证明不是保管不慎造成的。

3.为境外厂商加工、装配成品和为制造外销产品而进口的原材料、辅料、零件、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海关按照实际加工出口的成品数量免征进口关税;或者对进口料、件先征进口关税,再按照实际加工出口的成品数量予以退税。

4.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减征、免征关税的货物、物品,海关应当按照规定减免关税。

(七)关税征收管理——海关征收

关税是在货物实际进出境时,即在纳税人按进出口货物通关规定向海关申报后、海关放行前一次性缴纳。

(1)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应当在海关签发税款缴款凭证次日起15日内(星期日和法定节假日除外),向指定银行缴纳税款。逾期不缴的,除依法追缴外,由海关自到期次日起至缴清税款之日止,按日征收欠缴税额0.5‰的滞纳金。

(2)自2016年6月1日起,旅客携运进出境的行李物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海关暂不予放行:①旅客不能当场缴纳进境物品税款的;②进出境的物品属于许可证管理的范围,但旅客不能当场提交的;③进出境的物品超出自用合理数量,按规定应当办理货物报关手续或其他海关手续,其尚未办理的;④对进出境物品的属性、内容存疑,需要由有关主管部门进行认定、鉴定、验核的;⑤按规定暂不予以放行的其他行李物品。

(3)多退:对由于海关误征,多缴纳税款的;海关核准免验的进口货物在完税后,发现有短卸情况,经海关审查认可的;已征出口关税的货物,因故未装运出口申报退关,经海关查验属实的,纳税人可以从缴纳税款之日起的1年内,书面声明理由,连同纳税收据向海关申请退税,逾期不予受理。海关应当自受理退税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书面答复,并通知退税申请人。

(4)少补:“1补3追”——进出口货物完税后,如发现少征或漏征税款,海关有权在1年内予以补征;如因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违反规定而造成少征或漏征税款的,海关在3年内可以追缴。

中公会计针对多种学员开设直播、面授等课程,老师悉心讲授,授课化繁为简,帮助考生迅速梳理考试重难点,突破障碍,为此,中公会计特推出购会员卡购课享优惠活动,99元即获得终身使用(内含7大尊享权益)——点击了解详情

推荐阅读: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各科目思维导图汇总

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各科考试大纲汇总

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各科目教材变化汇总

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各科目大纲变化汇总

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核心考点与易混淆知识点汇总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必备实用报考攻略

来源: 中公会计

上一篇 2019年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第三章试题检测(5)
下一篇 中公财经:2022年初级会计考试《经济法基础》每日一练(8-5)
联系我们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初级会计考试学习群
扫描二维码 进群可领取备考资料

2023年初级会计职称
报名条件查询

 
 
关闭弹框
提交成功!
近期我们会联系您,请注意接听
扫码
加初级会计学习交流群
二维码
进群即可领取备考手册并咨询报考条件及时间
 

推荐活动

查看更多
换一批
电话 咨询 课程 APP
 
 

选择分校

全国 北京 广东 山东 江苏 上海 浙江 河南 四川 山西 河北 湖北 安徽 湖南 福建 陕西 辽宁 重庆 云南 江西 广西 天津 吉林 内蒙古 黑龙江 海南 贵州 青海 甘肃 新疆 宁夏 西藏
 

选择项目

国内财经证书domestic

初级会计职称 税务师 初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高级经济师

国际财经证书international

CMA

金融相关证书finance

证券从业 基金从业 期货从业 银行从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