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部分从事多年财务会计的行业老人们来说,到不惑之年,早已是上有老下有小,跳槽加薪举步维艰。常年机械重复性的工作早已习惯,看不到什么激情,后面又有公司小年轻碾压,能力赶不上花钱的速度,越来越感到压力山大。
40岁之后的职场之路如此艰辛难道到要一直坐以待毙吗?并不是。从事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含金量,比如说CMA证书。为什么呢?
1、CMA考试科目少,时间灵活
CMA考试涉及内容比较广泛,但考试科目只有两科。考试分为中文考试和英文考试,中文考试和英文考试每年都有三次,考试时间比较灵活,只要准备充分,一年下证并不难。
2、涉及内容广泛,中级、CPA学不到
中级、CPA是我国含金量比较高的会计证书,侧重于核算和审计,虽然包含管理会计的内容,但是并不深入。而CMA作为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致力于培养懂财务、会管理,精业务的全能型管理会计人才。
3、国家推崇,企业追捧
很多小伙伴可能会说,又骗我考证书了,既然CMA证书这么好,那国家和企业认可吗?
自2009年由国家外专局引进后,便被列入国家重点人才培养计划,财政部也明确表明为培养紧缺人才,要加快推进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力争到2020年培养三万名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随后,各大企业招聘企业高端人才,也明确表示CMA持证者优先录用。
以上就是关于从事财务会计多年的老人还有必要去考CMA吗的全部内容了。想了解更多关于CMA的资讯,请登录中公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