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注会《审计》备考已经到了中期阶段了,很多同学已经学习过首轮课程了,现在开始进入第二轮的复习了。如何做好第二轮的复习是同学们十分关心的事情,老师结合教学经验以及平时和同学们的接触,给同学们分享一下第二轮《审计》科目重难点剖析以及如何进行复习。
一、梳理教材内容,整理教材框架
同学们经过第一轮的复习,应该对审计教材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很多同学脑海中的知识点还是零散的,合起书本可能并不清楚教材到底说了那些内容,前后的关系是什么。就像我们采集了一堆珠宝,但是都是散落在地面上,没有归类,所以你对自己有多少珠宝并不清楚。在第二轮复习中,就需要我们对这些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梳理出整本教材上的大框架。
注会《审计》教材,从大框架上可以归为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也就是审计风险、审计目标、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审计程序等,这一部分分值占考试的大约30%。在学习了审计的基础知识之后,教材内容安排了审计的实务知识,具体来说包括教材九到十二章的四个业务流程(销售、采购、生产和货币资金审计)和六个特殊项目审计(13章舞弊和法律法规以及第十七章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通过审计实务部分的内容,帮助同学们理解审计的实质,也就是风险如何识别、评估和应对。第三部分是审计的其他相关知识,包括审计的沟通、利用他人的工作、集团审计、审计完成阶段的工作、内控审计,完善我们审计的教材体系。第四部分是关于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质量控制建设和职业道德,也就是前三部分都是如何审计,最后一部分是关于CPA为了更好的执行审计业务,如何进行质量控制和职业道德建设。
同学们在第二轮这个阶段,应该先搞清楚教材的大框架,然后在大框架下再梳理章节框架,然后再梳理知识点的框架,从宏观到微观,逐步往框架里面填充内容,使得知识点层次感分明,逻辑线条清晰,从整本书来延伸展开是一条线,从一个知识点铺开来看是一个面。
二、掌握重难点,突破核心知识点
审计教材难点在第七章:风险识别和评估;第八章:风险的应对;第十三章:舞弊和法律法规;第十七章: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第十九章:审计报告;第二十三章:独立性
对于以上的重点和难点章节,同学们一定要掌握,可能同学们可能觉得有点难。同学们可以按照审计基本的命题来学习:就是如何解决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风险问题。第七和第八章就是教会我们如何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识别风险主要是通过两个了解,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从而来识别公司财务报表风险的来源,了解风险的来源是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基础。在识别公司有哪些风险的基础上,我们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一旦发生风险形成的严重程度把风险划分为重大错报风险和非重大错报风险。在下一步的风险应对中,重点去应对可能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重大错报风险。所谓应对风险就是确定财务报表在认定和披露是否有重大错报,前面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只是一种可能性,最终还要确定是不是报表有重大错报。
第十三章和第十七章是六个特殊项目,在考试中出题很多,同学们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掌握教材的逻辑。对于每一个特殊项目,教材首先是介绍基础知识以及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其次是介绍审计程序,然后是重点内容:风险的识别和应对,最后是发现的事项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以及其他审计程序
对于十九章审计报告和第二十三章独立性,在学习这一部分时,要注意多做对比,通过对比增加记忆是一个很好的诀窍,比如下表:对比强调事项段和其他事项段
和财务报表的关系管理层已经在财务报表中披露管理层未在财务报表中披露
和审计的关系和审计没有关系披露的是审计责任、审计工作、审计报告相关的事项
报告中的用语对使用者理解财务报表至关重要帮助使用者理解审计工作
应当添加的情形1、财务报表编制基础不可接受,但是由法律规定
2、按照特殊目的的编制基础编制
3、审计报告后发生的期后事项1、上期审计报告未审计
2、比较报表中,上期财务报表已经审计,但是前任的审计报告未同上期报表一同对外公布
3、比较报表中,对上期报表发表的意见同上期的审计意见不同
不允许添加的情形1、影响审计意见的事项
2、在关键事项段披露的事项
3、属于与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相关的事项1、影响审计意见的事项
2、在关键事项段披露的事项
3、属于与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相关的事项
4、法律法规禁止的事项
三、平时学习过程中注意细节,避免犯简单错误
审计考试特别注意对细节的考察,因为审计本身就是查找错报。审计教材中有大量的细节,特别是审计的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同学们在第二轮学习的时候,千万不要认为知识点我基本都了解了,在看书或者总结时候忽略细节,只求大概,这是千万不可取的。一定要认真细致,注意哪些是风险评估程序,哪些是应对程序,每一个程序是应当做还是可以做。程序是在什么时间做,做多大的范围,对哪些科目和交易做,都是要搞清楚的。
比如,关于CPA对法律法规的责任,选项这样描述:对于不直接影响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法律法规,注册会计师应就被审计单位遵守了这些法律法规获取管理层的书面声明。这个说法貌似正确实际是错误的。准则规定是:注册会计师应当要求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提供书面声明,以表明被审计单位已向注册会计师披露了所有知悉的、且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考虑其影响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或怀疑存在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
四、刷题不要多,要注意总结
《审计》科目不需要刷很多的题目,不像财务管理等科目,刷题的目的是理解审计的实质,防止考试陷阱。我建议同学们可以多做历年练习题,把近7-8年的历年练习题都做一遍,看看考试是如何考试教材上的知识点,如何挖坑,我们该如何应对,特别是通过做题看看教材哪些是历年常考的知识点。通过做题,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有的放矢,最好可以把每个重要知识点历年的练习题整理一下,贴在这个知识点笔记的后面,在最后复习的时候可以提高效率,不用再找对应的习题了。
总之,在第二轮复习过程中,同学们要在第一轮的基础上深化知识点,特别是突破重难点,对教材的体系和框架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同学要做好学习笔记,多做总结和笔记,把教材有厚变薄。最后还要重点刷题和知识点的对应关系,明确每个常考知识点的考试形式。第二轮复习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在这个阶段复习好了,就为最后的冲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以上就是中公注会小编关于2020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备考与答题方法为各位考生做的相关整理,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帮助,也祝愿大家能够顺利通过注会考试。想了解更多注会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注册会计师培训网。扫描下方二维码,还可获得2020注会备考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