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财经 中公财经

注册会计师
 

2021年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全年阶段性备考计划

2020-12-30 16:32:44  

2021年考试提前到8月份,注会备考时间较原来缩短了2个月,很多考生害怕备考时间不够。但是只要考生们从现在开始进入备考阶段,时间还是来的及的,完全可以应对8月份的考试,到时还能多享受一个十一假期。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备考,中公财经研究院的老师为大家整理了一份2021年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备考计划,详情如下:

>>>2021年注册会计师备考交流群

2021年注会报名预约提醒服务通道已开启,点击预约!

财管命题重点章节为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预测、第五章投资项目资本预算、第八章企业价值评估、第十章长期筹资、第十三章产品成本计算、第十六章本量利分析;第七章期权价值评估、第九章资本结构、第十二章营运资本管理、第十四章标准成本法、第十五章作业成本法、第十七章短期经营决策、第十八章全面预算、第十九章责任会计,这些章节在某些年份也能成为考试重点。其他章节一般情况下占分不多,但几乎每年都能考查到至少一道客观题,不可掉以轻心。

一、学习方法建议

财务成本管理从考试本身来说难度并不是特别大,只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弄懂原理,把握应试技巧,就能顺利通过考试。但我们同学往往会觉得财管考试很难,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备考策略。财管的特征是考试范围广、计算量特别大、考试时间紧张。现在CPA采用机考模式,而财管答题时需要写公式,这又一定程度上减慢了答题速度,所以很多同学考完反映做不完题。下面我们通过对2020年财管考试的分析给大家总结一些实用的备考建议。

1.“考核面广”,本次考试再次考查了所有章节。每章少则1.5分,多则11.5分,万万不可忽视任何章节。近年来主观题较少涉及的营运资本管理今年分值达到10分,成为主观题考试重点章节。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对所有能考查的知识点都应该全面掌握,可以进行选择性地重点、非重点地学习,但不能完全忽略。

2.“计算量大”,根据反馈,今年试题相对于2019年,难度略有降低。但计算量仍然偏大,主要是由于涉及到现金流折现的题目大多需要填写表格,部分表格需要填写计算步骤,且项目期限较长,这就提高了答题的计算量及难度。财管考试时间一般比较紧张,我们在备考中要提升自己的做题速度,考前熟悉机考系统。

3.关注考点变化。两套试卷都出了一道单选题,考查债券价值评估中有效年折现率与计息期折现率的转换以及债券平价溢价折价发行的判断;试卷二出了一道单选题,考查简化经济增加值的计算。题目刻意避开了争议知识点,即非经常性损益调整项;两套试卷都出了一道计算题,考查租赁筹资,属于2020教材变化部分(租赁准则及分类变化)。财管科目变动较少,但要重视出现变化的地方,往往是当年考点。

二、学习计划

2021年CPA考试时间将提前至8月27日-29日举行,这对于我们备考同学来说,既是好事,也是坏事。考试提前以后,战线不会拖得太长,不易导致疲倦。八月份考完试,十一就可以安心度假。但同样,备考时间减少了很多,我们需要提前准备,也需要更加细致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

(一)总体规划

时间 规划 学习目标
目前-2021年3月(新大纲前) 预习阶段 使用旧教材学习变动小的重点章节,零基础学员应在本阶段掌握基本原理并对部分重点章节进行第一轮学习,较少后续学习障碍
2021年3月(新大纲后)
-7月上旬
基础阶段 紧跟课程进度,听课学习,课后自己制作思维导图、跟随进度及时完成作业,并阶段性回顾已学章节
2021年7月中旬-8月上旬 强化阶段 集中练习重点章节主观题,对关联知识点进行串联,训练解题思路,攻克主观题
2021年8月中旬-考前 冲刺阶段 利用最近5年练习题在电脑上进行模拟测试,熟悉机考,查漏补缺;整体回顾复习,尤其是薄弱的章节

(二)预习阶段

财管科目的预习阶段共4周,每周学习15小时,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备考时间具体设计预习计划。

注意事项:

每天学习结束时,花费10分钟绘制当天学习内容的思维导图(或默写公式);

在这一阶段的学习在于基础章节和重点章节:第1章(财务管理基本目标、资本市场效率)、第2章(管理用财务报表分析体系、销售百分比法预测外部融资额、可持续增长率)、第3章(利率的期限结构、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报酬、证券市场线与资本市场线)、第4章(债务资本成本的估计、普通股资本成本的估计、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第5章(独立项目的评价方法、互斥项目的评价方法、投资项目现金流量估计、投资项目折现率的估计)、第6章(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普通股价值评估)、第13章(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联产品和副产品的成本分配,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第16章(成本性态分析、本量利分析基本模型、保本及保利分析、利润敏感分析)。这里第2章、第5章、第13章、第16章是考试重点内容,而且学习起来也有一定难度,同学们一定引起重视。其他章节是相对基础或非重点章节,但也要认真学习,为下一阶段学习减轻压力。

(三)基础阶段

本阶段建议学习时间为150小时。按照“听课—绘制思维导图(默写公式)—做题”三步法学习基础阶段,本阶段学习要及时跟进授课进度,学完部分知识要通过思维导图(默写公式)和作业来巩固掌握。

第一步:紧跟课程进度,听课学习。

因为财管计算多,如果未能掌握原理,会觉得难度很大,但掌握以后就能举重若轻,所以需要通过听课来辅助理解。在听课的同时,要进行自我思考,消化巩固,理解和掌握每一个知识点。

第二步:课后默写公式、绘制思维导图。

因为财管课程中公式多,考生们在完成课程学习后,建议默写公式。并回顾知识点来绘制思维导图,一方面可以回顾总结当天学习的知识点,加深记忆;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后期复习资料。

第三步:练习章节习题,攻克客观题。

每学习完一章的知识点之后,练习章节习题,巩固知识点。本阶段应以客观题为主,通过做题,了解知识点的考核方式,以及易错点;整理错题本,并拿来反复练习和思考,直至完全弄懂通过“三步走”的学习方法完成基础阶段后,应足以应对考试的客观题部分。

这一阶段学习中,除了对预习阶段学习的章节查缺补漏以外。第8章(企业价值评估的对象、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相对价值评估法)、第10章(可转换债券筹资、附认股权证债券、租赁筹资)、第17章(生产决策)是比较重要的章节,一定要认真学习。但财务成本管理科目考试没有考点盲区,其他章节在某些年份也会成为重点,不能忽视。第7章(1.期权投资策略的特点及组合收益的确定、期权价值的构成及影响因素)、第9章(杠杆系数)、第11章(股利政策下的计算)、第12章(存货管理)、第14章(标准成本差异分析)、第15章(作业成本计算)、第18章(现金预算)、第19章(经济增加值)都是可以在主观题中进行考查,这一阶段就要打好基础。书中所有章节都会考查客观题。

(四)强化阶段

本阶段建议学习时间为50小时,按照“回顾知识点—刷题—巩固易错知识点”三步法学习强化阶段。

第一步:通过思维导图回顾重点章节知识点

强化阶段时间较短,在本阶段建议通过思维导图或者讲义回顾知识点

第二步:刷题,对以下章节主观题常考点重点突破:第2章(基本财务比率分析、杜邦分析体系、销售百分比法及内含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管理用报表)、第5章(投资项目现金流估计、折现系数估计)、第7章(期权估值的复制原理、风险中性原理、期权平价定理、期权投资策略的特点及组合收益的确定)、第8章(现金流量折现法和相对价值评估企业价值)、第9章(杠杆系数、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第10章(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及资本成本、附认股权证债券的价值及资本成本、租赁决策)、第12章(经济订货量的基本模型及拓展应用)、第13-15章(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分步法下产品成本计算、标准成本差异分析、作业成本法的计算)、第16章(保本及保利分析、利润敏感性分析)、第17章(生产决策)、第18章(现金预算)、第19章(经济增加值)。

第三步:巩固易错知识点,整理错题本,对于出错的知识点,再次回顾记忆,直到完全掌握。

在这一阶段学习中,要挨个对主观题重点章节突破,保证掌握没有盲区。

(五)冲刺阶段

本阶段建议学习时间为50小时。

需要注意的有下列3个事项:

1.熟悉机考环境;

2.每天在电脑上利用一套练习题套卷模拟测试,要求按照考试时间(2.5小时)进行;

3.利用知识导图和错题本查缺补漏。

通过以上几个阶段的学习,大部分同学应该都能较好地掌握财务成本管理知识,有一定把握通过考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以上就是中公财经注会研究院老师关于2021年注会《财务成本管理》备考计划做的相关整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2021年注册会计师备考已经开始,点击即可预约2021年注会报名提醒服务,中公财经线上课程正在积极开展中,考生可以咨询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状态的课程,量身定做自己的注会备考计划。扫描下方二维码,还可获得群内不定期注会备考资料,想了解更多注会考试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注册会计师培训网

来源: 中公财经

上一篇 2021年注册会计师《经济法》全年阶段性备考计划
下一篇 备考注册会计师《税法》科目需要注意哪些备考误区
 

推荐活动

查看更多
换一批
电话 咨询 课程 APP
 
 

选择分校

全国 北京 广东 山东 江苏 上海 浙江 河南 四川 山西 河北 湖北 安徽 湖南 福建 陕西 辽宁 重庆 云南 江西 广西 天津 吉林 内蒙古 黑龙江 海南 贵州 青海 甘肃 新疆 宁夏 西藏
 

选择项目

国内财经证书domestic

初级会计职称 税务师 初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高级经济师

国际财经证书international

CMA

金融相关证书finance

证券从业 基金从业 期货从业 银行从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