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因疫情等原因延期考试终于开始了,延期第一场会计考试情况已经新鲜出炉,根据考后学生反馈:
(1)题目整体依然较为基础,客观题考点大多数都是常规考点,但主观题涉及限制性股票、看涨期权等,难度略高于前两场考试;
(2)题型、题量和分值与前两场考试相同,单选题13道,多选题12道,每题分值2分,即客观题的总分值上涨为50分。
如果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今年通过考试应该不难,希望参加延期第二场考试的考生们能够及时把握机会。
一、涉及知识点(据考生回顾,不完全统计)
章节 | 客观题 | 主观题 |
存货 | 存货跌价准备 | |
固定资产 |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 |
长期股权投资及合营安排 | 长投转换(权益法转金融工具) | |
资产减值 | 资产组 | |
负债 | 交易性金融负债 | |
股份支付 | 限制性股票(现金股利可撤销等) | |
或有事项 | 亏损合同 | |
金融工具 | 套期会计 | 其他债权投资;金融资产是否终止确认(涉及看涨期权)、金融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可转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 |
收入、费用和利润 | 收入(电影播放权) | 识别合同中的单项履约义务,时段义务时点义务区分,建造合同,时段义务按履约进度确认收入,合同变更 |
政府补助 | 政府补助 | |
所得税 | 所得税 | |
租赁 | 未担保余值 | |
债务重组 | 债务重组债务人的正确会计处理; | |
外币折算 | 外币折算 | |
财务报告 | 分部报告、关联方关系的判断、现金流量表投资筹资活动的分类(固定资产借款利 息支出等) ;费用影响损益 | |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 调整事项 |
|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 会计估计变更(公允价值估计方法、固定资产折旧 方法、金融资产业务模式变更等) ; | |
合并财务报表 | 长投转换(成本法转权益法,被动稀释、追溯调整、投资收益的计算) 企业合并涉及或有对价(同控、业绩承诺),无形资产逆流交易的会计处理,权益法下合并报表处理 |
|
每股收益 | 稀释每股收益 | |
公允价值 | 公允价值计量 | |
政府及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 | 政府会计 |
二、考试难度分析
1.整体特点
整体而言,刚刚结束的CPA会计考试难度不大,比较偏向基础知识的把握和理解:
以客观题为例,考察的基本上均属于历年来的考点,比如存货的期末计量、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可转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日后事项、费用影响损益的金额等等。
主观题考察较为集中,都是中公延期课程中为大家重点预测的内容,具体考察了金融资产、收入、长投和合并。个别考点属于考生惧怕的内容,如限制性股票。但由于大多数为“拼盘式”考察,各小问彼此关联度不是很大,也算降低了考察的难度。
2.历年试题对比分析
与2019年和2020年的注会题目相比,今年的题目总体难度有所降低,但个别题目的出题角度较为新颖,体现一定的灵活性。以存货的期末计量为例,过往年份绝大多数的计量结果均为材料经过计算后减值,今年的最终结果为未减值,体现出考察基础知识的同时强调考生的灵活运用及理解。
但应当注意的是,虽然题目整体偏简单,但延期第一场考试中主观题对分录的考察较多,在一定的时间内,大量的分录也考察了考生对知识点的熟练度和打字的速度,这也给不少考生制造了一定的麻烦。
三、2022年考试预测
延期考试的第一场有同学反馈“要凉凉”,有同学却得意的“也就比中级考试难一点”,不同人对考试的理解竟然有如此的不同,一方面每个同学复习的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一个普遍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考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并不扎实。
在2022年的备考中,小编给各位考生提两个建议:
(1)回归基础,保证客观题的得分率。主客观题均为50分,也说明注会考试想通过提高客观题量的方式,更加广泛的考察基础知识,所以客观题应注重基础,不必追求题目难度,多复习文字型多选题。
(2)回归教材,主观题在教材例题基础上灵活运用。对于收入、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等重点章节要理解吃透,不仅要能写分录,能做计算,还要加强对文字题的练习。
四、小结
2021年疫情的反复,给延期的地区的考生带来了很多压力,但也正是延期让我们多付出、多努力了一个月的时间。请你相信,只要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祝所有人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