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CPA考试已经落下了帷幕。但是结束也意味着开始,时间的齿轮还在继续转动,各位准CPA也要继续往前。从历年考生的情况来看,大多数考生到后期最大的感慨就是“时间不够用”“会分身术就好了”。古语有云“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无论你是已经身经百战的老考生,还是今年新加入CPA考证大军的新手,都应该提前准备,提前了解好的学习的方法,制定好的学习的策略。
一、提前制定计划,至少学习三轮
第一轮复习,要以讲义为主。跟着老师建立框架,理清逻辑,根据历年考试情况划分出重难点章节,同时通过做课后习题来将知识点进行巩固。大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上课都比较积极,但是做题太少,甚至不做题,这样的学习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毕竟能听懂并不代表会做题。在从前往后学习的过程中也要记得及时复习前面的内容,以免遗忘。
第二轮复习,以教材为主。第一轮已经将所有内容学了一遍,心中已经大致有了基本的框架、逻辑以及重难点。在此基础上,建议去通读教材,把第一轮学习没有关注到的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因为近几年税法考试的场次增加,从而考试的范围,涉及面越来越广,因此要求考生对教材中涉及到的点要做到心中有数。此处各位考生可能会有疑,问,可不可以先看教材,再跟着老师学习呢?其实,教材内容多,并且大多以文字的形式呈现,比较晦涩难懂,所以建议在已经有一定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再去看教材。
第三轮复习,重难点为主。虽然税法考试近几年涉及到的面越来越广,但是重者恒重,其中主观题涉及到的章节和知识点还是比较集中的,比如主观题中近几年都在考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等章节必然成为重点。在此重点的基础上,把前两轮复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的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做题,通过做题来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解决自己存在的问题。
以上三轮复习各位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时间,核心的原则就是越早开始越好。
二、好的学习策略,让你事半功倍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学习策略。《税法》学科本身的特点是非常明显的,从实体法到程序法,从国内到国际,知识点繁多且细碎,不易记忆,容易混淆,文字考查和计算并重。根据《税法》学科自身的特点,结合历年考生的亲身体验,特为大家总结以下几点学习策略。
1.注重逻辑框架。在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像增值税这样大的税种,大的章节,大家经常专注于具体的细节知识点而忽略了整个税种章节的逻辑思路。比如,在学习不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包括哪些时,大家往往盯着这个知识点本身去掌握哪些内容进项税额是不可以抵扣的,而忘记了这个知识点处于整个增值税中的哪个位置,甚至不清楚这个知识点在增值税的计算当中哪里会用到或者怎么去用。当然大家去掌握知识点本身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还要知道这个知识点它是处于增值税中一般计税方式下,进项税额当中不可以抵扣进项税的情形。总而言之,注重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建立框架非常重要。
2.整理易错点,不可一错再错。在学习的过程中,经过几轮的学习大家会发现已经掌握的知识点不会再出错,但是一开始就出错的点,如果不加以整理和纠正后续还会反复出错,所以建议各位考生一定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整理自己的错题,整理易错易混知识点的习惯,同时自己整理的这些内容也会为我们最后阶段的冲刺复习提供独一无二适合自己的资料。
3.做题不在多而在精。想要通过CPA的考试做题是必可少的,但是提醒各位考生,做题重点在于把这道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理解透彻,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才能在考场上临危不乱。如果一味的只是在意做题的量,而每道题只是囫囵吞枣,那么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考场上往往会手足无措。
4.重试题,反复练。试题来源于考场,是离考试最近的题目,所以建议各位考生一定要关注试题,并且反复的练习。以试题为导向进行学习。
CPA需要你的决心和坚持,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便只顾风雨兼程的去努力吧!新一年CPA的战场,需要各位考生提起精神,鼓足劲头,潜心规划,努力实践。各位考生如果还有任何备考学习路上的问题,我都在中公财经等着大家,预祝各位考生学有所成,顺利通过!
点击查看 | 2022年注册会计师报名及考试时间 点击查询 | 2022年注册会计师报名条件查询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