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脱离大纲,抛开教材
很多考生备考时,基本只通过相关视频及讲义进行学习,并没有研读大纲和教材,这是源头上的误区。其实,大纲和教材才是原始材料,是我们最应该好好研读的备考资料。首先说一下大纲,利用大纲的框架范围可以对比出以往年度变化的部分,而这变化部分的知识也是每年考试时大概率会考查的;其次说一下教材,每年的教材是参照中注协所出的大纲范围进行编写的,是大纲的详细版,除了可以详细了解变化部分的知识,里面一些案例也是历年公布的和未公布的试题案例,研读这些案例可以从出题形式和问答方式两个角度感受下主观题,从而实现知己知彼。
二、死记硬背,疏于理解
《战略》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很多考生认为它就是“背多分”,这是备考过程中的误区。按照今年《战略》学科的出题套路及题型来看,客观题分值及题量加大,主观题减少,越来越要求考生对考点理论的理解与实际案例的运用。再则,没有准确理解主观题涉及的考点,也很难找到及找全相应的材料原文,即使主观题常考的理论观点背得很熟练,也不容易得到可观的分值。所以,战略理论是要背的,但不仅仅是不过脑的背背而已,而是要理解其原理,并通过案例练习,将理论融于实际案例,这样在分析主客观题时,自然手到擒来。
三、胡子眉毛一把抓
做过战略主观题的考生都知道,其答题结构基本是“理论+材料原文”,很多考生认为只要把考点的理论全部写上,就可以拿全分,这个是结果性的误区。阅卷人打分时按点给分,如果全盘托出,会给阅卷人造成干扰,虽说不会扣很多分,但就准确性来说,会打折扣。
最后,在新形势下,热点话题或者经典案例会越来越成为考卷的“香饽饽”,我们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关注一下相关热点新闻,说不定就是哪年某道题的案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