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大纲终于发布了,2018年注会综合阶段考试大纲与2017年相比变化应该说是比较大的,下面中公会计老师为大家及时解答了新旧大纲,方便大家了解2018年注会大纲变化。
“考试目标、要求及科目”没有变化,考试内容变化比较多,主要集中在会计和税法的相关内容上。2018年注册会计师综合阶段考试内容根据2017年相关准则做出了相应调整,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
关注:201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大纲解读汇总(六科)
从大纲全文来看,主要变化之处有:
会计 | ||||
2018年考试大纲 | 2017年考试大纲 | 对比分析 | ||
(一)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及其会计差错更正 1.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划分 2.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会计处理 3.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
(一)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1.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划分 2.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会计处理 |
新增“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 ||
(五)金融工具 1.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和重分类 2.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 3.金融工具的计量 4.金融资产转移 5.套期会计 6.金融工具披露 |
(五)金融资产 1.分类和初始计量 2.后续计量 3.金融资产重分类 4.金融资产转移 |
1.新增“金融负债的分类和重分类” 2.新增“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 3.新增“套期会计” 4.新增“金融工具披露” |
||
(六)长期股权投资及企业合并(包括个别和合并报表) 1.对联营、合营企业投资的初始计量 2.对子公司投资的初始计量(包括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子公司的初始计量) 3.对联营、合营企业和子公司投资的后续计量 4.权益性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5.合营安排 |
(六)长期股权投资及企业合并 1.对联营、合营企业投资的初始计量 2.对子公司投资的初始计量(包括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以及企业合并以外的方式取得子公司的初始计量) 3.对联营、合营企业和子公司投资的后续计量 4.权益性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5.合营安排 |
删除“企业合并以外的方式取得子公司的初始计量” | ||
(七)资产减值 1.存货跌价准备的确认和计量 2.金融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包括范围、减值迹象的判断、减值方法、个别和合并报表中的处理等) |
(七)资产减值 1.存货跌价准备的确认和计量 2.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和计量(包括范围、减值方法、个别和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处理等) 3.其他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包括范围、减值迹象的判断、减值方法等) |
删除“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和计量” | ||
(八)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1.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包括范围、确认、初始和后续计量、借款费用的处理) 2.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包括货币性和非货币性薪酬、与离职后福利相关的设定提存计划、设定受益计划、辞退福利以及以现金或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3.其他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4.或有事项的确认和预计负债的计量 5.实收资本和其他权益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包括个别和合并报表) 6.资本公积的确认和计量 7.其他综合收益的确认和计量 8.留存收益 |
(八)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1.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区分及相关会计处理 2.复合金融工具的拆分 3.金融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包括范围、确认、初始和后续计量、借款费用的处理) 4.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包括货币性和非货币性薪酬、与离职后福利相关的设定提存计划、辞退福利以及以现金或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5.其他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包括预收款、应交税金、递延收益等的确认、初始和后续计量) 6.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 7.实收资本和其他权益工具的确认和计量 8.资本公积的确认和计量 9.其他综合收益的确认和计量 10.留存收益 |
1.将“金融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区分及相关会计处理”移至“(五)金融工具” 2.删除“复合金融工具的拆分” 3.新增“职工薪酬”中的“设定受益计划”的确认和计量 |
||
(九)收入、费用和利润 1.收入的定义及其分类 2.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3.合同成本 4.特定交易的会计处理 5.政府补助 6.期间费用的构成、确认和计量 7.利润的构成及相关会计处理 |
(九)收入、费用和利润 1.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2.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3.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4.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5.期间费用的构成、确认与计量 6.利润的构成及相关会计处理 |
无实质性变化 | ||
(十五)财务报表 1.财务报表列报原则 2.个别财务报表 3.合并财务报表(包括合并范围的确定、合并财务报表的格式、编制原则和基本程序以及合并抵销原则) 4.每股收益的计算 5.财务报表附注披露的原则和主要内容 6.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调整事项、非调整事项) 7.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 |
(十五)财务报表 1.财务报表列报原则 2.个别财务报表 3.合并财务报表(包括合并范围的确定、合并财务报表的格式、编制原则和基本程序以及合并抵销原则) 4.每股收益的计算 5.财务报表附注披露的原则和主要内容 6.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7.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调整事项、非调整事项) 8.关联方披露 |
1.将“会计差错的更正的会计处理”移至“(一)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及其会计差错更正” 2.删除“关联方披露” 3.新增“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 |
||
(十七)政府及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 1.政府会计概述 2.政府单位特定业务的会计核算 3.民间非营利组织 |
新增内容 | |||
审计 | ||||
2018年考试大纲 | 2017年考试大纲 | 对比分析 | ||
(十一)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 1.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的影响 2.信息技术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的测试及测试结果的应对 3.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和电子表格的运用 4.数据分析在审计中的运用 |
(十一)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 1.信息技术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2.信息技术中的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测试 3.信息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 4.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和电子表格的运用 5.不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问题 6.数据分析 |
1.新增“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 2.新增“信息技术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测试结果的应对” 3.删除“信息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 4.删除“不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问题” |
||
(十四)企业内部控制审计 1.计划审计工作 2.自上而下的方法 3.测试控制的有效性 4.企业层面控制的测试 5.业务流程、应用系统或交易层面的控制的测试 6.内部控制缺陷评价 7.出具审计报告 |
(十四)企业内部控制审计 1.计划审计工作 2.自上而下的方法 3.测试控制的有效性 4.企业层面控制的测试 5.业务流程、应用系统或交易层面的控制的测试 6.信息系统控制的测试 7.内部控制缺陷评价 8.出具审计报告 |
删除“信息系统控制的测试” | ||
税法 | ||||
2018年考试大纲 | 2017年考试大纲 | 对比分析 | ||
(三)企业所得税法 1.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2.资产的税务处理和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所得税处理 3.企业重组的所得税处理 4.税收优惠 5.应纳税额的计算 6.源泉扣缴 7.征收管理 |
(六)企业所得税法 1.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2.资产的税务处理和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所得税处理 3.企业重组的所得税处理 4.税收优惠 5.应纳税额的计算 6.源泉扣缴 7.征收管理 |
无实质性变化(位置变化) | ||
(四)个人所得税法 1.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2.税率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3.应纳税额的计算 4.税收优惠、境外所得的税额扣除和征收管理 |
(七)个人所得税法 1.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2.税率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3.应纳税额的计算 4.税收优惠、境外所得的税额扣除和征收管理 |
无实质性变化(位置变化) | ||
(五)关税法 1.征税对象与纳税义务人 2.关税完税价格与应纳税额的计算 3.关税减免和征收管理 |
(三)关税法 1.征税对象与纳税义务人 2.关税完税价格与应纳税额的计算 3.关税减免和征收管理 |
无实质性变化(位置变化) | ||
(六)资源税法和环境保护税法 1.资源税纳税义务人、税目与税率 2.资源税计税依据与应纳税额的计算 3.资源税减免税和征收管理 4.环境保护税纳税义务人、税目与税率 5.环境保护税计税依据与应纳税额的计算 6.环境保护税减免税和征收管理 |
(四)资源税法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法 1.资源税纳税义务人、税目与税率 2.资源税计税依据与应纳税额的计算 3.资源税减税、免税和征收管理 4.城镇土地使用税税率、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
1.新增“环境税”相关 2.将“城镇土地使用税”全部内容移至“(七)房产税法、城镇土地使用税法和土地增值税法” |
||
(七)房产税法、城镇土地使用税法和土地增值税法 1.房产税税率、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2.房产税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3.城镇土地使用税税率、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4.土地增值税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5.土地增值税税率、应税收入与扣除项目 6.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7.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 8.土地增值税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
(五)房产税法和土地增值税法 1.房产税税率、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2.房产税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3.土地增值税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4.土地增值税税率、应税收入与扣除项目 5.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6.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 7.土地增值税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
新增“城镇土地使用税税率、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 ||
(八)国际税收 1.国际税收协定范本和典型条款 2.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 3.境外所得税收管理 4.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5.转让定价 6.国际税收征管合作 |
(八)国际税收 1.国际税收协定范本和典型条款 2.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 3.境外所得税收管理 4.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5.转让定价 |
新增“国际税收征管合作” | ||
财务成本管理 | ||||
2018年考试大纲 | 2017年考试大纲 | 对比分析 | ||
(一)财务管理基本原理 1.企业组织形式和财务管理内容 2.财务管理的目标与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3.财务管理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 4.金融工具与金融市场 |
(一)财务管理基本原理 1.财务管理的内容和职能 2.财务管理的目标与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3.财务管理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 4.金融工具与金融市场 |
新增“企业组织形式” | ||
(六)证券价值评估 1.债券价值评估 2.普通股价值评估 3.混合筹资工具价值评估 |
(六)债券、股票价值评估 1.债券价值评估 2.普通股价值评估 3.混合筹资工具价值评估 |
无实质性变化 | ||
(十二)营运资本管理 1.营运资本管理策略 2.现金管理 3.应收款项管理 4.存货管理 5.短期债务管理 |
(十二)营运资本管理 1.营运资本管理策略 2.现金管理 3.应收款项管理 4.短期债务管理 |
新增“存货管理” | ||
(十三)成本计算 1.产品成本分类 2.产品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3.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4.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5.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
(十三)产品成本计算 1.产品成本分类与变动成本法 2.产品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3.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4.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5.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
删除“变动成本法” | ||
(十七)短期经营决策 1.短期经营决策概述 2.生产决策 3.定价决策 |
(十七)短期经营决策 1.短期经营决策概述 2.生产决策 3.定价决策 4.订货决策 |
删除“订货决策” | ||
(二十)业绩评价 1.财务业绩评价与非财务业绩评价 2.关键绩效指标法 3.经济增加值 4.平衡计分卡 |
(二十)业绩评价 1.财务业绩评价与非财务业绩评价 2.经济增加值 3.平衡计分卡 |
新增“关键绩效指标法” | ||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 ||||
2018年考试大纲 | 2017年考试大纲 | 对比分析 | ||
(一)战略与战略管理 1.公司战略的基本理论 2.战略管理概述 |
(一)战略与战略管理 1.公司战略的基本概念 2.公司战略管理 |
无实质性变化 | ||
(四)战略实施 1.公司战略与组织结构 2.公司战略与企业文化 3.战略控制 4.战略管理中的权力与利益相关者 5.信息技术在战略管理中的作用 |
(四)战略实施 1.公司战略与组织结构 2.公司战略与企业文化 3.战略控制 4.战略管理中的权力与利益相关者 5.公司治理 6.信息技术在战略管理中的作用 |
将“公司治理”单列为“(五)公司治理” | ||
(五)公司治理 1.公司治理的概念及理论 2.三大公司治理问题 3.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机制 4.公司治理基础设施与治理原则 |
新增内容 | |||
(六)风险与风险管理 1.风险管理基本原理 2.风险管理的目标 3.风险管理基本流程 4.风险管理体系 5.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 |
(五)风险与风险管理 1.风险与风险管理概述 2.风险管理的目标 3.风险管理基本流程 4.风险管理体系 5.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 |
无实质性变化 | ||
经济法 | ||||
2018年考试大纲 | 2017年考试大纲 | 对比分析 | ||
(十)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 1.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概述 2.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制度 3.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制度 4.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管理制度 5.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
(十)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 1.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概述 2.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制度 3.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制度 4.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管理制度 5.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6.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
删除“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
推荐阅读:
交流群:2018注会备考交流20群 428561312
中注协嘉宾访谈:2018注会教材大纲改革新趋势、难度新变化
2018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专业阶段及综合阶段)
2018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报名简章汇总
2018年注册会计师报考 改革新趋势
2018年CPA拿证何需5年
2018年全国注册会计师报名入口及报名时间汇总


微信:注册会计师 微博:@中公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