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生考注会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有人说在校生考注会浪费时间,毕业时根本用不上;也有人说考注会是为了给自己的择业多一份选择,收入也更高。对于在校生来说注会到底值不值得大家考呢?今天小编就以过来人的视角,给大家分析一下这个话题。

一、考注会的SWOT分析
借鉴战略分析中的SWOT分析法,我们对在校生考注会的内外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分析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
(1)优势:学习能力强,时间充裕
注会考试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考验着选手们的耐心和毅力,很多人考着考着就放弃了。究其根源是因为步入社会后大家不在有纯粹的学习时间,很多时候不得不去面对挣钱的压力、工作的委屈以及家庭的矛盾,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学习变成了奢侈品。而在校生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在自己学习能力最强的年纪,一心备考行业最难的考试。时间不会倒流,错过很可能就变成了过错。
(2)劣势:无实务经验,理解力差
实务经验缺乏导致理解能力偏弱是在校生最大的弱项,特别审计这一科,92万字的审计教材,海量的专业术语无异于“天书”。据中注协公布的通过率数据,审计的通过率都在13%-17%左右,低的可伶。
(3)机会:CPA缺口大,难度降低
根据中注协的预测,到2020年全国CPA的需求量将达到30万人以上,但截止2018年第三季度中注协会员人数刚突破25万人,30岁以下的更是不足6500人,而且他们大多数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平摊到其他省份人数极少。小编在调研中了解到,持证CPA在很多二线城市起薪就是10万+/年,可依然一将难求。此外,自2012年注会机考改革以来,试卷难度大幅下降,为考生通过考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可以预见,随着注会队伍人数目标的达成,中注协极有可能再次提升考试难度,以保证注会的含金量。
(4)威胁:供需失衡,竞争加大
据统计,我国基础财务人员约为2000多万。什么概念?平均每70人就有1个是会计,而且每年还有近百万会计应届毕业生加入这个低层次的存量市场,毫不夸张地说基础财务人员的供需早已失衡。随着AI的兴起,机器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吞噬基础财务岗,市场正在倒逼财务人员向更高层次发展。比如,在财务云方面比较领先的中兴通讯,其全球8万名员工中,财务人员仅1000人,占比低于2%,取而代之的是云计算、大数据等这些最前沿的技术。
二、注会就业前景---会计人的远方
综合来看,在校生考注会利大于弊,虽然大四毕业时用不上,但后续收益大。试想一个场景,你同学经过多轮面试找到一份月薪5000的工作,而你因为专心备考没有工作。半年后注会6科全过,找了一份平台更大、年薪更高的工作,对于不满30岁的你来说未来有无限可能,难道这不值得令人兴奋吗?
有人说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也有人说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在10年前,其次是现在。希望同学们不要因为眼前的得失而纠结,生命很长未来很远,愿大家珍惜当下,不负年华。
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备考已经开始,中公会计线下课程还是线上课程都在积极开展中,考生可以咨询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状态的课程,量身定做自己的备考计划。此外,中公小编还为各位考生准备了注会新大纲变化详解资料,打开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领取!最后,中公小编也祝愿所有考生能够顺利通过2019年的注会考试!

小编推荐:
注会历年通过率是多少?
为什么不选择初级中级,而是考注会?
毕业即高薪——带你走进“注册会计师”
2019注会通过率将增加?还没报名的考生要抓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