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成本管理》每日一练
1.【单选题】甲公司生产产品所需某种原料的需求量不稳定,为保障产品生产的原料供应,需要设置保险储备。确定合理保险储备量的判断依据是( )。
A.缺货成本与保险储备成本之差最大
B.缺货成本与保险储备成本之和最小
C.边际保险储备成本大于边际缺货成本
D.边际保险储备成本小于边际缺货成本
2.【单选题】甲公司全年销售额为30000元(一年按300天计算),信用政策是1/20、n/30,平均有40%的顾客(按销售额计算)享受现金折扣优惠,没有顾客逾期付款。甲公司应收账款的年平均余额是( )元。
A.2000
B.2400
C.2600
D.3000
3.【单选题】在依据“5C”系统原理确定信用标准时,应掌握客户“能力”方面的信息,下列各项指标中最能反映客户“能力”的是( )。
A.净经营资产净利率
B.杠杆贡献率
C.现金流量比率
D.长期资本负债率
4.【多选题】下列有关信用期间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延长信用期会增加坏账损失
B.延长信用期限会扩大销售
C.延长信用期不利于销售额的增加
D.延长信用期限将增加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5.【多选题】延长信用期限对企业的影响可能有( )。
A.销售额增加
B.增加应收账款
C.坏账损失增加
D.收账费用增加
1.【答案】B。解析:研究保险储备的目的,就是要找出合理的保险储备量,使缺货或供应中断损失和储备成本之和最小。选项B正确。
2.【答案】C。解析:应收账款平均周转天数=20×40%+30×(1-40%)=26(天),应收账款年平均余额=30000/300×26=2600(元)。
3.【答案】C。解析:所谓“5C”系统是指评估顾客信用品质的五个方面,即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其中“能力”指顾客的偿债能力,主要指企业流动资产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与流动负债的比例,因此主要指短期偿债能力,只有选项C属于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4.【答案】ABD。解析:信用期间是指企业允许客户从购货到支付货款的时间。延长信用期,会使销售额增加,产生有利影响,选项B的表述正确,选项C的表述不正确;与此同时,应收账款机会成本、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会产生不利影响,选项AD的表述正确。
5.【答案】ABCD。解析:信用期的确定,主要是分析改变现行信用期对收入和成本的影响。延长信用期,会使销售额增加,产生有利影响;与此同时,应收账款、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会产生不利影响。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可以延长信用期,否则不宜延长。
点击预约 | 2021年注册会计师成绩查询预约 点击查询 | 2022年注册会计师报名条件查询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