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将于10月14日、15日举行,中公会计网为帮助备考2017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考生备考,特整理注册会计师考试考点解析,今天中公会计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注会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考点:保利分析,助力考生们轻松备考201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同时,也欢迎考生点击加入>>>【2017注会备考④群】:254588397,群里会每天更新考试资讯及资料,供考生学习使用。
【考点】保利分析
【难度】较难
【考频】较高
一、保利量和保利额分析
目标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目标利润销售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边际贡献
目标利润销售额=(固定成本+目标利润)/边际贡献率
或:目标利润销售额=目标利润销售量×单价
应该注意的是,目标利润销售量公式只能用于单种产品的目标利润控制;而目标利润销售额既可以用于单种产品的目标利润控制,也可以用于多种产品的目标利润控制。
还应注意的是,上述公式中的目标利润一般是指息税前利润。其实,从税后利润来进行目标利润的规划和分析,更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如果企业预测的目标利润是税后利润,则上述公式应作如下调整。
由于:税后利润=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
因此: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固定成本+税后目标利润/(1-所得税税率)]/单位边际贡献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额=[固定成本+税后目标利润/(1-所得税税率)]/边际贡献率
二、实现目标利润的措施
通常情况下企业要实现目标利润,在其他因素不变时,销售数量或销售价格应当提高,而固定成本或单位变动成本则应下降。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获取更多会计报考资讯,备考资料,模拟试题请关注中公会计新浪微博、官方微信主页:
微博:@中公会计 | 微信:中公注册会计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