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预测
【考点1】短期偿债能力比率
(一)可偿债资产与短期债务的存量比较
1.营运资本
(1)定义:营运资本是指流动资产超过流动负债的部分。
营运资本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 长期资本 – 长期资产
营运资本配置比率 = 营运资本 ÷ 流动资产
(2)指标分析
① 当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时,营运资本为正数,表明长期资本的数额大于长期资产,超出部分被用于流动资产;营运资本的数额越大,财务状况越稳定;
② 营运资本是绝对数,不便于不同历史时期及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
③ 实务中很少直接使用营运资本作为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资本的合理性主要通过短期债务的存量比率评价。
【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营运资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6年)
A.营运资本越多的企业,流动比率越大
B.营运资本越多,长期资本用于流动资产的金额越大
C.营运资本增加,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提高
D.营运资本越多的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答案】B。解析: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营运资本为正数,说明长期资本的数额大于长期资产。营运资本数额越大,财务状况越稳定。所以选项B正确。营运资本是绝对数,不便于直接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而应用营运资本配置比率(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更加合理。
2.短期债务的存量比率
(1)流动比率
① 定义:假设全部流动资产都可用于偿还流动负债。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
【提示】营运资本配置比率与流动比率是同方向变化的。
② 经济含义:表明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债保障。
③ 指标分析
(a)流动比率是相对数,排除了企业规模的影响,更适合同业比较以及本企业不同历史时期的比较。
(b)流动比率有其局限,在使用时应注意:流动比率是假设全部流动资产可以变为现金并用于偿债,全部流动负债都需要还清。实际上,有些流动资产的账面金额与变现金额有较大差异,如产成品等。经营性流动资产是企业持续经营所必需的,不能全部用于偿债;经营性应付项目可以滚动存续,无需动用现金全部结清。因此,流动比率是对短期偿债能力的粗略估计。
(2)速动比率
构成流动资产的各项目,流动性差别很大。其中,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各种应收款项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变现,称为速动资产;另外的流动资产,包括存货、预付款项、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及其他流动资产等,称为非速动资产。
① 定义: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
② 经济含义:表明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速动资产作为偿债保障。
③ 指标分析
(a)分析指标的问题:
不同行业的速动比率有很大差别。例如,大量现销的商店几乎没有应收款项,速动比率低于1亦属正常。相反,一些应收款项较多的企业,速动比率可能要大于1。
(b)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应收款项的变现能力
a.账面上的应收款项未必都能收回变现,实际坏账可能比计提的准备多;
b.季节性的变化,可能使报表上的应收款项金额不能反映平均水平。
(3)现金比率
① 定义:现金比率是货币资金与流动负债的比值。
② 经济含义:表明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现金作为偿债保障。
③ 指标分析:速动资产中,流动性最强、可直接用于偿债的资产是现金。与其他速动资产不同,现金本身就是可以直接偿债,而其他速动资产需要等待不确定的时间,才能转换为不确定金额的现金。
(二)现金流量比率
1.定义: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流动负债的比值。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2.经济含义:表明每1元流动负债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保障程度。
3.指标分析
(1)该比率越高,偿债能力越高;
(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代表企业创造现金的能力,且已经扣除了经营活动自身所需的现金流出,是可以用来偿债的现金流量。
(3)用现金流量比率更具有说服力。一方面它克服了可偿债资产未考虑未来变化及变现能力等问题;另一方面,实际用以支付债务的通常是现金,而不是其他可偿债资产。
【提示】一般而言,该比率中的流动负债采用期末数而非平均数,因为实际需要偿还的是期末金额,而非平均金额。
【指标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在某些比率指标中,分子取自利润表或现金流量表(时期数、流量指标),分母取自资产负债表(时点数、存量指标)。在比率指标计算中,分子分母的时间特征必须一致,即同为时点指标,或者同为时期指标。资产负债表(时点)数据的使用有3种选择:(1)直接使用期末数;(2)使用年末和年初的平均数;(3)使用各月的平均数。
【例题·单选题】现金流量比率是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一个财务指标。在计算年度现金流量比率时,通常使用流动负债的( )。(2013年)
A.年初余额
B.年末余额
C.年初余额和年末余额的平均值
D.各月末余额的平均值
【答案】B。
解析:该比率中的流动负债采用期末数而非平均数,因为实际需要偿还的是期末金额,而非平均金额。
(三)影响短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类别 | 具体要求 |
(1)增强短期偿债能力的表外因素 | ① 可动用的银行授信额度:尚未动用的银行授信额度,可以随时借款,增加企业现金,提高支付能力,不反映在财务报表中; ② 可快速变现的非流动资产:企业可能有一些非经营性长期资产可随时出售变现,而未必列示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项目中,在企业发生周转困难时,将其出售并不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 ③ 偿债能力的声誉。 |
(2)降低短期偿债能力的表外因素 | ① 与担保有关的或有负债:如果该金额较大且很可能发生,应在评价偿债能力时给予关注; ② 经营租赁合同中的承诺付款事项:很可能变为偿付义务。 |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