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财经 中公财经

注册会计师
 

2019注册会计师考试《财管》第十三章知识点: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

2019-08-06 10:07:36  

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不知道各位考生在备考注会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注会,中公小编针对《财管》科目的知识点为大家做了如下整理:

第十三章 产品成本计算

【知识点】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

方法 适用范围 费用的分配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该方法适用于虽然月末有结存在产品,但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价值很低,并且各月在产品数量比较稳定,从而可对月末在产品成本忽略不计的情形。 为简化产品成本计算工作,根据重要性原则,可以采用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本月生产费用全部视为完工产品的成本,将本月某产品发生的生产耗费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法 该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或者在产品数量虽多但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差额对完工产品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
 
采用这种方法,某种产品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就是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为简化核算工作,各月在产品成本可以固定按年初数计算。年终时,根据实地盘点的在产品数量,重新调整计算在产品成本,以避免在产品成本与实际出入过大,影响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该方法适用于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而且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全部投入的情况。 采用该方法,月末在产品只计算应该负担的原材料费用,其他费用则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约当产量法 该方法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工资等其他费用比重相差不多的产品。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本月产成品数量)
产成品成本=单位成本×产成品数量
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 该方法适用于在产品数量稳定或者数量较少,并且制定了比较准确的定额成本的情况。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
产成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
定额比例法 该方法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有较为准确的消耗定额资料的情况。 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完工产品定额+月末在产品定额)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成本=完工产品定额×费用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费用分配率

【提示】根据财政部《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企业采用定额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期末应当将定额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1)分配原材料费用分两种情况:

①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不需要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②原材料随着加工进度陆续投入:

【提示】根据财政部《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企业采用定额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期末应当将定额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1)分配原材料费用分两种情况:

①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不需要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②原材料随着加工进度陆续投入:

【相关链接】如何准确应用定额比例法?

分配内容 月初在产品的实际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成本
分配范围 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
月末盘点了在产品 如果月末盘点了在产品,即可以确定月末在产品的定额资料,此时,要根据月末在产品的定额资料+本月完工产品的定额资料计算求出分配率。如:材料费用分配率
=(月初在产品实际材料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或定额消耗量)+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或定额消耗量)]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或定额消耗量)×材料费用分配率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人工工资(或制造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人工工资(或制造费用)分配率
月末没有盘点在产品
 
如果月末没有盘点在产品,即无法取得月末在产品的定额资料,此时,要根据月初在产品的定额资料+本月投产的定额资料计算求出分配率。如:
材料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材料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材料成本)/[月初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或定额消耗量)+本月投产产品的定额材料成本(或定额消耗量)]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或定额消耗量)×材料费用分配率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人工工资(或制造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人工工资(或制造费用)分配率
 

【相关链接3】联产品和副产品之间的成本分配的程序如下:

1.联产品与副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一般情况下,首先确定副产品的生产成本,因为副产品的成本比较容易确定,并且相对主要产品价值偏低,继而确定主要产品的成本;

2.分配联产品中各种主产品的成本。

例如:同一种材料,经过同一个加工过程,发生加工成本80万元,生产出甲、乙、丙、丁四种产品,其中甲、乙、丙是主要产品,丁是副产品,在分配主产品和副产品的加工成本时,通常先确定副产品的加工成本,然后确定主产品的加工成本。

比如,加工出来的丁产品1000件,固定合同价格每件是100元,则副产品丁负担的成本为10万元,剩余的70万元要在甲、乙、丙三种主产品之间分配:

(1)以分离点上甲、乙、丙三种主产品的预计销售收入为比例进行分配,要求每种产品在分离点时的销售价格能够可靠地计量。

(2)以甲、乙、丙三种主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为比例进行分配。可变现净值指产品进一步加工后预计的销售价格减去进一步的加工费和销售税费后的净值。

(3)以甲、乙、丙三种主产品的实物数量为比例进行分配。实物数量可以是数量、重量。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生产某种产品,需2道工序加工完成,甲公司不分步计算产品成本,该产品的定额工时为100小时,其中第一道工序的定额工时为20小时,第二道工序的定额工时为80小时,月末盘点时,第一道工序的在产品数量为100件,第2道工序的在产品数量为200件。如果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均按50%计算,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为( )件。

A.90

B.120

C.130

D.150

以上就是中公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管》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知识点及相关习题,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获得中公研究院根据2019《财管》新大纲为各位考生准备的注会备考宝典|新大纲知识点手册。

注会考生必不可少的通关秘籍,点击图片即可获取↓↓↓

【答案】C

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备考已经开始,中公财经线下课程还是线上课程都在积极开展中,考生可以咨询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状态的课程,量身定做自己的注会备考计划。扫码进群,不仅可以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备考伙伴,还可以领取不定期的注会惊喜礼包哟!最后,中公小编也祝愿所有考生能够顺利通过2019年的注会考试!

小编推荐:

2019注册会计师考试《财管》第十一章知识点:长期债务筹资

2019注册会计师考试《财管》第十一章知识点:混合筹资——可转换债券筹资

2019注册会计师考试《财管》第十一章知识点: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

来源: 中公财经

上一篇 2019注册会计师考试《财管》第十三章知识点: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下一篇 如何备考2024年注会财管学科考试
 

推荐活动

查看更多
换一批
电话 咨询 课程 APP
 
 

选择分校

全国 北京 广东 山东 江苏 上海 浙江 河南 四川 山西 河北 湖北 安徽 湖南 福建 陕西 辽宁 重庆 云南 江西 广西 天津 吉林 内蒙古 黑龙江 海南 贵州 青海 甘肃 新疆 宁夏 西藏
 

选择项目

国内财经证书domestic

初级会计职称 税务师 初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高级经济师

国际财经证书international

CMA

金融相关证书finance

证券从业 基金从业 期货从业 银行从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