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备考2017注会考试公司战略,中公会计网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为考生更新最后冲刺必备的高频考点,助力考生们轻松备考201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想要完整公司战略高频考点可以点击加入>>>【2017注会备考④群】:254588397,私聊群主便可领取,当然群内还有更多0元资料等你来领。
【高频考点】横向分工结构的基本类型
【考频分析】
考试频率:★★★
常练习题型:单选题、多选题
学习要求:熟悉本考点。
【主要内容】
从横向分工结构考察,企业组织结构有8种基本类型:创业型组织结构、职能制组织结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M型企业组织结构(多部门结构)、战略业务单位组织结构(SBU)、 矩阵制组织结构和H型结构(控股企业/控股集团组织结构)和国际化经营企业的组织结构。
(一)创业型
1.含义:这种组织结构没有职能机构,从最高管理层到最低层实现直线垂直领导。。这一结构类型的成功主要依赖于该中心人员的个人能力。
2.优点:结构比较简单,责任分明,命令统一。
3.缺点:它要求行政负责人通晓多种知识和技能,亲自处理各种业务。这在业务比较复杂、企业规模比较大的情况下,把所有管理职能都集中到最高主管一人身上,显然是难以胜任的。
4.适用范围:只适用于规模较小,生产技术比较简单的小型企业,对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比较复杂的企业并不适宜。
(二)职能制组织结构
1.含义:职能制组织结构是一种按职能划分部门的纵向职能结构。企业内部按职能(如生产、销售、开发等)划分成若干部门,各部门之间相对独立,,但均需受企业实行集中控制和统一指挥。
2.优点:
(1) 能够通过集中单一部门内所有某一类型的活动来实现规模经济。比如,所有的销售和营销工作都通过销售和营销部门来执行。
(2) 有利于培养职能专家。
(3) 由于任务为常规和重复性任务,因而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4) 董事会便于监控各个部门。
3.缺点:
(1) 由于对战略重要性的流程进行了过度细分,在协调不同职能时可能出现问题。
(2) 难以确定各项产品产生的盈亏。
(3) 导致职能间发生冲突、各自为政,而不是出于企业整体利益进行相互合作。
(4) 等级层次以及集权化的决策制定机制会放慢反应速度。
4.适用范围:职能制组织结构主要适用于中小型的、产品品种比较单一、生产技术发展变化较慢、外部环境比较稳定的企业。
(三)事业部组织结构
当企业逐步成长有多个产品线之后,或者由于消费者市场迅速扩张企业必须进行跨地区经营时,企业的协调活动就变得比较困难。在这一阶段,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就应运而生。
按照产品、服务、市场或地区定义出不同的事业部,将企业人员划分为不同的事业部被称为事业部制。在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中,企业总部负责计划、协调和安排资源。事业部则承担运营和职能责任。
事业部制结构可进一步划分为区域事业部、产品事业部和客户事业部三类。
1.区域事业部制结构
当企业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开展业务时,区域式结构就是一种较为适当的结构,它按照特定的地理位置来对企业的活动和人员进行分类。
(1)优点:
1) 区域事业部制能实现更好更快的地区决策。
2) 与一切皆由总部来运作相比,建立地区工厂或办事处会削减成本费用。
3) 有利于海外经营企业应对各种环境变化。
(2)缺点:
1) 管理成本的重复
2) 难以处理跨区域的大客户的事务。
2.产品事业部制结构
当企业具有若干产品线时,则适用于产品型事业部制结构。产品事业部制结构是以企业产品的种类为基础设立若干产品部。
(1)优点:
1)生产与销售不同产品的不同职能活动和工作可以通过事业部/产品经理来予以协调和配合。
2)各个事业部都可以集中精力在其自身的区域。
3)易于出售或者关闭经营不善的事业部。
(2)缺点:
1)各个事业部会为了争夺有限资源而产生摩擦。
2)各个事业部之间会存在管理成本的重叠和浪费。
3)若产品事业部数量较大,则难以协调。
4)若产品事业部数量较大,事业部的高级管理层会缺乏整体观念。
3.客户事业部制结构
客户事业部制结构通常与销售部门和销售工作相关,批销企业或分包企业也可能采用这种结构,在这些企业中由管理者负责联系主要客户。
客户事业部制的另一种方式是,将不同类型的市场按照客户进行划分,比如企业客户、零售客户或个人客户等。
(四)M型企业组织结构
1.含义:将该企业划分成若干事业部,每一个事业部负责一个或多个产品线。
2.优点:
(1) 便于企业的持续成长;
(2) 首席执行官所在总部员工的工作量会有所减轻;
(3) 职权被分派到总部下面的每个事业部;
(4) 能够对事业部的绩效进行财务评估和比较。
3.缺点:
(1) 为事业部分配企业的管理成本比较困难并略带主观性;
(2) 经常会在事业部之间滋生功能失调性的竞争和摩擦;
(3) 当一个事业部生产另一个事业部所需要的部件或产品时,确定转移价格也会产生冲突。
4.适用范围:M型企业组织结构一般适于在具有较复杂的产品类别或较广泛的地区分布的企业中采用。
(五)战略业务单位组织结构(SBU)
1.含义:战略业务单位组织结构是在M型企业组织结构基础上建立的。目的是对多个事业部进行相对集中管理,即分成几个“大组”,便于协调和控制。但并未改变M型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态。
2.优点:
(1) 降低了企业总部的控制跨度;
(2) 控制幅度的降低减轻了总部的信息过度情况;
(3) 使得具有类似使命、产品、市场或技术的事业部之间能够更好地协调;
(4) 易于监控每个战略业务单位的绩效。
3.缺点:
(1) 总部与事业部和产品层的关系变的疏远;
(2) 战略业务单位经理为了取得更多的企业资源会引发竞争和摩擦,而这些竞争会变成功能性失调并会对企业的总体绩效产生不利影响。
4.适用范围:战略业务单位组织结构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多元化经营的企业。
(六)矩阵制组织结构
1.含义:
(1) 矩阵制组织结构在职能和产品或项目之间起到了联系的作用。(行政与技术、地区与产品)
(2) 矩阵制组织结构由纵、横两套管理系统叠加在一起组成一个矩阵,其中纵向系统是按照职能划分的指挥系统,横向系统一般是按产品、工程项目或服务组成的管理系统。
(3) 这一混合型结构在保持职能制结构和M型结构的优点方面作出了尝试。
(4) 简言之,矩阵结构是一种具有两个或多个命令通道的结构,包含两条预算权力线以及两个绩效和奖励来源。
2.优点:
(1) 项目经理能更直接地参与到与其产品相关的战略中来。
(2) 更加有效地优先考虑关键项目,加强对产品的关注。
(3) 与产品主管和区域主管之间关系更加直接。
(4) 实现了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
(5) 双重权力使得企业具有多重定位。
3.缺点:
(1) 可能导致权力划分不清晰。
(2) 双重权力容易使管理者之间产生冲突。
(3) 管理层可能难以接受混合型结构,且管理者可能会觉得另一名管理者会争夺权力。
(4) 协调所有产品和地区会增加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从而导致制定决策的时间过长。
4.适用范围:矩阵制组织结构主要适用于复杂/动态环境,适合应用于因技术发展迅速和产品品种较多而具有创新性强、管理复杂的特点的企业,适合于复杂项目中的控制问题。
(七)H型结构(控股企业/控股集团结构)
1.含义:H型结构是指控股公司结构,严格讲起来它并不是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形态,而是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多出现于横向合并而形成的企业中。
2.特点:
(1)其业务单元的自主性强;
(2)企业无须负担高额的中央管理费,因为母企业的职员数量很可能非常少;业务单元能够自负盈亏并从母企业取得较便宜的投资成本;
(3)在某些国家如果将这些企业看成一个整体,业务单元还能够获得一定的节税收益;
(4)控股企业可以将风险分散到多个企业中,但是有时也很容易撤销对个别企业的投资。
3.适用:业务领域涉及多个方面,甚至上升到全球化竞争层面的企业。
(八)国际化经营企业的组织结构
国际化经营的结构包括在上述7种类型,只不过是范围扩展至国际市场甚至全球市场
第三章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有4种类型,即国际战略、多国本土化战略、全球化战略与跨国战略,相对的组织结构也有四种。
1.国际部结构
“国际战略”是企业国际化经营早期的战略类型。此时,企业的全球化协作程度低,产品对东道国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也比较弱,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多把产品开发的职能留在母国,而在东道国建立制造和营销职能。其组织结构往往采用国际部制。
国际部也应该是一种事业部制,其事业部的划分可以是按区域划分,也可以是按产品划分,甚至还可能是按区域和产品的混合划分。
2.全球区域分布结构
多国本土化战略是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的市场,提供更能满足当地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这种情况下,常采用全球区域分布结构,其位于各国的下属企业可以认为是母公司的袖珍翻版。
全球区域分布结构可以是事业部,也可以是战略业务单元。该结构使地区和国家经理有高度的自主权,可以改变本国的产品战略,使它能适应于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特殊环境。通常,当地情况对消费者需求影响越大,国家经理所获的自主权也应越大。
3.全球产品分布结构
当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寻求时,产品经理可以根据各国成本和技术的差异来设置活动。在全球产品分部结构下,一些活动会被分散进行,如零件加工和装配,而其他活动则集中进行,如研制开发活动。
由企业总部确定企业的总目标和经营战略,各产品部根据总部的经营目标和战略分别制订本部的经营计划。下属公司的运营并没有太大自主权,他们成为全球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下属公司生产的产品是提供整个公司使用的某一模型或部件,产品的设计和说明很少由下属公司来决定。
专门化是该结构的核心,各下属公司应以服从为重,并被作为一个成本中心来评估。全球性的下属公司几乎没有战略自主权。通常来说,由母公司管理整个国际市场的营销,而下属公司可能会雇用自己市场的营销人员,这些营销人员一般对部门营销经理负责。
4.跨国结构(全球性产品—地区混合结构)
跨国战略是将全球化战略的高效率与多国本土化的适应能力结合起来的战略类型;全球性产品——地区混合结构也是一种矩阵结构,适用于那些产品多样化程度高,地区分散化程度也很大的跨国公司。
跨国结构试图同时获得地区分部结构和产品分部结构的所有优势;其目的是力求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地区适应能力和组织学习能力。下属公司可在某些地区起类似国内产品分部的作用,而在另一些地区承担全球产品的责任。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获取更多会计报考资讯,备考资料,模拟试题请关注中公会计新浪微博、官方微信主页:
微博:@中公会计 | 微信:中公注册会计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