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不知道各位考生在备考注会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注会,中公小编针将《战略》知识点为大家做了如下整理:
第五章 公司治理
【知识点】企业理论
(一)古典企业理论与新古典企业理论
提出者 | 主要观点 | 局限性 |
古典 经济学 |
企业是一种可以实现劳动的有效分工与合作的组织形式,通过企业实现劳动力的有效合作从而更好地实现财富的增值,提升经济绩效。 | 未能进一步回答劳动分工后具体的合作机制,这种合作为何能创造财富以及企业与市场的关系等问题。 |
新古典 经济学 |
企业是一个生产函数,在技术和资源既定的条件下,通过生产将资本、土地、劳动力生产要素转换为产出,以追求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 忽略了企业内部运作系统的异质性、成本市场需求的差异及市场结构的变化等因素。 |
(二)交易成本理论
主 要 内 容 |
(1)企业产生是因为市场交易成本的存在,企业内部的管理和协调可以代替一些活动的市场运行机制发挥作用,以降低交易成本。(科斯) |
(2)企业与市场是并列存在的治理机制,都是用以资源配置的方式。究竟采用何种方式取决于二者成本的比较。(科斯) | |
(3)“资产专用性”、“机会主义”和“有限的交易次数”是决定交易费用的实质性因素。组织通过层级架构则可以获得超越市场的协调能力以降低交易成本。(威廉姆森) | |
局 限 性 |
(1)忽视了企业所具有的生产属性。企业除了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应当还具有生产功能,这是市场所不具备的。 |
(2)契约的数量减少并不能代表企业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机制,因为契约的执行程度并不能得到保证。 | |
(3)包括市场契约和企业契约在内的任何契约都是不完全的,只是两者的不完全程度存在差异。因此不能简单用契约的不完全性和期限来区分二者。 |
(三)不完全契约理论
不完全契约学派以格罗斯曼、哈特为代表。该学派认为:
企业本身是一个合约关系,企业是可控制的物质资产集合,物质资产决定了合约中没有明确规定的“剩余权力”的归属,也成为了业主权威的来源。企业边界由实现各方总投资最大化的产权结构决定。
以上就是中公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战略》企业理论知识点,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获得中公研究院根据2019《战略》新大纲为各位考生准备的注会备考宝典|新大纲知识点手册。
注会考生必不可少的通关秘籍,点击图片即可获取↓↓↓
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备考已经开始,中公财经线下课程还是线上课程都在积极开展中,考生可以咨询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状态的课程,量身定做自己的注会备考计划。扫码进群,不仅可以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备考伙伴,还可以领取不定期的注会惊喜礼包哟!最后,中公小编也祝愿所有考生能够顺利通过2019年的注会考试!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