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财经 中公财经

注册会计师
 

2018年注会《经济法》预习考点:无效民事行为

2018-01-18 14:55:26  

201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时间为4月2日至4月28日,马上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考试报名季, 身边很多人咨询考注会的事情,其实,总结考注会成功的一句话就是“守得住寂寞,坚持再坚持!”坚信自己能够成功。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8年注会《经济法》预习考点,希望助大家一臂之力。

第二章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制度

民事行为包括有效的民事行为(即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和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三、无效民事行为

(一)无效民事行为的概念

无效民事行为是指因欠缺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不发生当事人预期法律后果的民事行为。

【例题·多选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无效民事行为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2015 年)

A.不能通过当事人的行为进行补正

B.其无效须以当事人主张为前提

C.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D.其无效须经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

【答案】AC。解析:无效的民事行为,不论当事人是否主张,是否知道,不论是否经过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民事行为当然无效,选项 B、选项 D 错误。 (二)无效民事行为的种类对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把握,必须结合《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并非全然无效,如接受赠与、奖励、获得报酬等纯获益的行为属于有效行为。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可以实施某些与其年龄相适应的细小的日常生活方面的法律行为,如购买文具、乘坐交通工具等。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实施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实施的合同以外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单方行为)是无效的民事行为,如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订立的遗嘱无效。

3.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

结合《民法通则》、《合同法》的规定,对于因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应当区分情况处理:

(1)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属于可变更、可撤销合同。

(2)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属于无效合同。

(3)因欺诈而实施的单方民事行为,属于无效民事行为。

欺诈的构成条件:①有具体的欺诈行为,欺诈人应具有意思表示能力,精神错乱中的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的意思表示不属于欺诈;②欺诈人主观心理状态为故意;③受欺诈方作出了意思表示,如果受欺诈方没有作出意思表示,则欺诈没有成立;但是,如果受欺诈方作出了意思表示,则欺诈人是否通过欺诈获得利益,或使受欺诈方蒙受损失,对欺诈的构成不产生影响;

(4)受欺诈方实施的民事行为与欺诈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欺诈方有欺诈行为,但是相对人并没有因此而陷入错误认识,则不构成欺诈,因此,“知假买假”不构成欺诈。

4.受胁迫而为的民事行为

结合《民法通则》、《合同法》的规定,对于因胁迫而为的民事行为,应当区分情况处理:

(1)因胁迫而订立的合同,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属于可变更、可撤销合同。

(2)因胁迫而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属于无效合同。

(3)因胁迫而实施的单方民事行为,属于无效民事行为。

受胁迫方可以是相对人,也可以是相对人的亲友。受胁迫的客体可以是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

5.乘人之危所为的单方民事行为

结合《民法通则》、《合同法》的规定,对于乘人之危所为的民事行为,应当区分情况处理:

①因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属于可变更、可撤销合同。

②因乘人之危实施的单方民事行为,属于无效民事行为。

【提示】(1)应当区分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主动提出”,还是“被动接受”:如果行为人没有利用当事人的危难境地迫使其作出与其不利的意思表示,而是由处于危难境地的当事人主动作出意思表示,则不构成乘人之危;(2)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须严重损害了处于危难境地的当事人的利益。

6.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民事行为

7.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

8.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民事行为

如通过合法的买卖、捐赠形式来达到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目的等

【例题·单选题】下列情形中,属于有效法律行为的是( )。(2012 年)

A.限制行为能力人甲临终立下遗嘱:“我死后,我的全部财产归大姐。”

 B.甲、乙双方约定,若乙将与甲有宿怨的丙殴伤,甲愿付乙酬金 5000 元

C.甲因妻子病重,急需医药费,遂向乙筹款。乙提出,可按市场价买下甲的祖传清代青花瓷瓶,甲应允

D.甲要求乙为其债务提供担保,乙拒绝。甲向乙出示了自己掌握的乙虚开增值税发票的证据,并以检举相要挟。乙被迫为甲出具了担保函

【答案】C。解析: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其不能独立实施的合同以外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单方行为)是无效的民事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订立的遗嘱无效,因此选项 A 不正确;选项 B 属于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应是无效,因此选项 B 不选;选项 C 并非乘人之危所为的民事行为,因是“按照市价”购买,并没有严重损害处于危难境地的当事人的利益,因此是有效民事法律行为;选项 D 属于受胁迫所为的单方民事行为,应是无效。

温馨提醒:备考2018年注册会计师的考生可参加18年中公注会线下面授班,课程设有注会预科班、注会周末班、注会实战班、注会实操就业班以及项目经理班,专业的师资,优美的学习环境,舒适的住宿环境,宽敞的自习教室,满足不同考生的需求。

交流群:2018注会备考交流③群:662121035

试题:2012-201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试题答案及解析

 

微博:@中公会计 微信:中公注册会计师

来源: 中公会计

上一篇 2018年注会《经济法》预习考点:民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
下一篇 如何备考2024年注册会计师经济法考试
 

推荐活动

查看更多
换一批
电话 咨询 课程 APP
 
 

选择分校

全国 北京 广东 山东 江苏 上海 浙江 河南 四川 山西 河北 湖北 安徽 湖南 福建 陕西 辽宁 重庆 云南 江西 广西 天津 吉林 内蒙古 黑龙江 海南 贵州 青海 甘肃 新疆 宁夏 西藏
 

选择项目

国内财经证书domestic

初级会计职称 税务师 初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高级经济师

国际财经证书international

CMA

金融相关证书finance

证券从业 基金从业 期货从业 银行从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