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财经 中公财经

注册会计师
 

2018注会《会计》考点解析: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及账户结构

2018-07-13 11:40:45  

2018注会考试日益临近,留给考友们的复习时间是少之又少,如何高效率复习成为众人的难题。把握住考试科目的重点,有的放矢地复习,不失为一种提高效率的好方法。为了让大家保持学习进度,中公会计小编特别整理了2018年注会考试《会计》重要考点解析,今天要学习的是: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及账户结构。

【知识点】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及账户结构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一种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原则,对每项经济业务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记录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3 世纪前后的意大利,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二、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

1、基本结构

①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

②所有账户的借方和贷方按相反方向记录增加数和减少数,即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就登记减少额。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与所记录经济内容的性质。

【提示】备抵账户的结构与所调整账户的结构正好相反

①“累计折旧”账户作为“固定资产”账户的备抵账户,其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与“固定资产”账户的结构正好相反。

②“利润分配”账户作为“本年利润”账户的备抵账户,其贷方登记减少额,借方登记增加额,与“本年利润”账户的结构正好相反。

2、资产类和成本类账户的结构

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和成本类账户的结构是相同的,其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资产类和成本类账户期末一般都有余额,余额的方向与记录增加的方向一致,所以,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有些账户可能无余额资产类和成本类账户余额的计算公式为:

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

掌握住学习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复习效率。在注会考试最后3个月的备考时间里,还在自己漫无目的的学习真的会考不过。现阶段报考中公会计CPA培训班,让老师帮你划分重点,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点击了解课程详情>>

您可以加入中公会计官方注会交流平台,戳这里>>>快速进群>>>和学霸探讨学习!

小编推荐:

2018年注会考试《会计》7月备考计划表

CPA考试通过率低吗?为什么低?

既要上班又要备考CPA,时间严重不足怎么办

              
微信:注册会计师                    微博:@中公会计

来源: 中公会计

上一篇 2018注会《会计》考点解析:资产类会计科目
下一篇 如何备考2024年注册会计师会计学科
 

推荐活动

查看更多
换一批
电话 咨询 课程 APP
 
 

选择分校

全国 北京 广东 山东 江苏 上海 浙江 河南 四川 山西 河北 湖北 安徽 湖南 福建 陕西 辽宁 重庆 云南 江西 广西 天津 吉林 内蒙古 黑龙江 海南 贵州 青海 甘肃 新疆 宁夏 西藏
 

选择项目

国内财经证书domestic

初级会计职称 税务师 初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高级经济师

国际财经证书international

CMA

金融相关证书finance

证券从业 基金从业 期货从业 银行从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