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不知道各位考生是否了解会计基本假设,中公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2019注册会计师会计第一章知识点:会计的基本假设,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 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为了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反 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供与其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核算和财务报 告的编制应当集中于反映特定对象的活动,并将其与其他经济主体区别开来,才能实现 财务报告的目标。
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 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 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在会计工作中, 只有那些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些不 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则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工作中通 常所讲的资产、负债的确认,收入的实现,费用的发生等,都是针对特定会计主体而 言的。
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者事项 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区分开来。例如,企业所有者的经济交易或者事项是 属于企业所有者主体所发生的,不应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但是企业所有者投入到 企业的资本或者企业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则属于企业主体所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 当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例如,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法律主体,应当建立财务会计系统,独立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 金流量。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如,在企业集团的情况下,一个母公司 拥有若干子公司,母子公司虽然是不同的法律主体,但是母公司对于子公司拥有控制权, 为了全面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就有必要将企业集团作为一 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再如,由企业管理的证券投资基金、企业年金基金等, 尽管不属于法律主体,但属于会计主体,应当对每项基蚤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2. 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 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 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在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的选择上有很大差别。一般情况下,应 当假定企业将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明确这个基本假设,就意味着会 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 基础上选择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如果判断企业会持续经营,就可以假定企业的固定资 产会在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并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固定资产就 可以根据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采用折旧的方法,将历史成本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或相 关产品的成本中。如果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固定资产就不应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记录 并按期计提折旧。
如果一个企业在不能持续经营时还仍然按照持续经营进行会计处理,选择会计确认、 计量和报告原则与方法,就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 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
3. 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间隔相 同的期间°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 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 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会计 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如月度、 季度、半年度等。
根据持续经营假设,一个企业将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但是,无论是 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还是投资者、债权人等的决策都需要及时的信息,都需要将企业持 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分期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 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明确会计分期假设意义重大,由于会计分期,才产 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进 而出现了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4. 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 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在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之所以选择货币为基础进行计量,是由货币的本 身属性决定的。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是衡量一般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具有价值 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等特点。其他计量单位,如重量、长度、容积、 台、件等,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无法在量上进行汇总和比较,不 便于会计计量和经营管理,只有选择货币尺度进行计量,才能充分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 情况,所以,基本准则规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选择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在有些情况下,统一采用货币计量也有缺陷,某些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 因素,如企业经营战略、研发能力、市场竞争力等,往往难以用货币来计量,但这些信 息对于使用者决策来讲也很重要,为此,企业可以在财务报告中补充披露有关非财务信 息来弥补上述缺陷。
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备考已经开始,中公财经线下课程还是线上课程都在积极开展中,考生了解会计的基本假设之后,可以针对自己的情况,量身定做自己的注会备考计划。
以上就是中公小编为您整理的注会会计知识点--2019注册会计师会计第一章知识点:会计的基本假设。
注会考生必不可少的通关秘籍,点击图片即可获取↓↓↓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