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不知道各位考生是否了解会计政策与估计及其变更的划分,中公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2019注册会计师会计第二章知识点: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划分,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企业应当在符合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制度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以一贯性、适用性和成本效益原则为基础,正确选择和确定本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并正确划分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企业应当以变更事项的会计确认、计量基础和列报项目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该变 更是会计政策变更还是会计估计变更的划分基础。
第一,以会计确认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企业会计准则一一基本准则》规定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项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是会计处理的首要环节。一般地,对会计确认的指定或选择是会计政策,其相应的变更是会计政策变更。会计确认的变更一般会引起列报项目的变更。例如,企业在前期将某项内部研究 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计入当期损益,而当期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 产》的规定,该项支出符合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该事项的会计确认发生变更,即前期将研发费用确认为一项费用,而当期将其确认为一项资产。该事项中会计确认发生了变化,所以该变更是会计政策变更。
第二,以计量基础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 了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五项会计计量属性,是会计处理 的计量基础。一般地,对计量基础的指定或选择是会计政策,其相应的变更是会计政策 变更。例如,企业在前期对购入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的固定资产初始计量 采用历史成本,而当期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规定,该类固定资产的初始成本应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该事项的计量基础发生了变化,所以该变更是会计政策变更。
第三,以列报项目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 列报》规定了财务报表项目应采用的列报原则。一般地,对列报项目的指定或选择是会计 政策,其相应的变更是会计政策变更。例如,某商业企业在前期按原会计准则规定将商品采 购费用列入营业费用,当期根据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规定,将采 购费用列入存货成本。因为列报项目发生了变化,所以该变更是会计政策变更。
第四,根据会计确认、计量基础和列报项目所选择的、为取得与资产负债表项目有关的金额或数值(如预计使用寿命、净残值等)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不是会计政策,而 是会计估计,其相应的变更是会计估计变更。例如,企业需要对某项资产采用公允价值 进行计量,而公允价值的确定需要根据市场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相应地,当企业面对的市场情况发生变化时,其采用的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变更是会计估计变更,不是会计政策变更。
企业可以采用以下具体方法划分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分析并判断该事项 是否涉及会计确认、计量基础选择或列报项目的变更,当至少涉及上述一项划分基础变 更时,该事项是会计政策变更;不涉及上述划分基础变更时,该事项可以判断为会计估 计变更。例如,企业在前期按原会计准则规定将购建固定资产相关的一般借款利息计入当期损益,当期根据新的会计准则的规定,将其予以资本化,企业因此将对该事项进行变更。该事项的计量基础未发生变更,即都是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基础;该事项的会计确认发生变更,即前期将借款费用确认为一项费用,而当期将其确认为一项资产;同时,会计确认的变更导致该事项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相关项目的列报也发生变更。该事项 涉及会计确认和列报的变更,所以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又如,企业原采用双倍余额递减 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根据固定资产使用的实际情况,企业决定改用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该事项前后采用的两种计提折旧的方法都是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基础,对该事 项的会计确认和列报项目也未发生变更,只是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净值等相关金额 发生了变化。因此,该事项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备考已经开始,中公财经线下课程还是线上课程都在积极开展中,考生了解会计政策与估计及其变更的划分之后,可以针对自己的情况,量身定做自己的注会备考计划。
以上就是中公小编为您整理的注会会计知识点--2019注册会计师会计第二章知识点: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划分。
注会考生必不可少的通关秘籍,点击图片即可获取↓↓↓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