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不知道各位考生是否了解前期差错概述,中公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2019注册会计师会计第二章知识点:前期差错概述,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
1. 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
2. 前期财 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等。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上述两种信息而形成 前期差错的情形主要有:
(1) 计算以及账户分类错误。例如,企业购入的五年期国债,意图长期持有,但在记账时记入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导致账户分类上的错误,并导致在资产负债表上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分类也有误。
(2) 采用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不允许的会计政策。例如,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一一借款费用》的规定,为购建固定资产的专门借款而发生的借款费用,满足一定条件的,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应予资 本化,计入所购建固定资产的成本;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计入 当期损益。如果企业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借款费用,也计入该项固定资产的价值,予以资本化,则属于采用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所不允 许的会计政策。
(3) 对事实的疏忽或曲解,以及舞弊。例如,企业对某项建造合同应按建造合同规 定的方法确认营业收入,但该企业却按确认商品销售收入的原则确认收入。
需要注意的是,就会计估计的性质来说,它是个近似值,随着更多信息的获得,估计可能需要进行修正,但是会计估计变更不属于前期差错更正。
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备考已经开始,中公财经线下课程还是线上课程都在积极开展中,考生了解前期差错概述之后,可以针对自己的情况,量身定做自己的注会备考计划。
以上就是中公小编为您整理的注会会计知识点--2019注册会计师会计第二章知识点:前期差错概述。
注会考生必不可少的通关秘籍,点击图片即可获取↓↓↓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