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不知道各位考生是否了解 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方法,中公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2019注册会计师会计第三章知识点: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方法,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企业应当根据各类存货的实物流转方式、企业管理的要求、存货的性质等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发出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以合理确定当期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对于性质和用途相似的存货,应当采用相同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企业在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时,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 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等方法。现行会计准则不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一) 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 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较繁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 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物价下降时,则会低估企业当期利 润和库存存货价值。
(二) 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与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 各次发出存货成本的依据。计算公式如下:
在借舶待甫木一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
仔员毕位版个- 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x本次发货前的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x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能够使企业管理层及时了解存货成本的结存情况,计算出的平均单位成本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但是,由于每次收货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位成本,计算工作量较大,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不适用。
(三)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 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存皆月初库存存货+ y /本月某批进货 本月某批)
单东=的实际成本 乙' 的实际单位成本*进货的数量)
~ 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X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X存货单位成本
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但由于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 管理与控制。
上述存货发出的计量方法中,不适用于收发业务频繁的企业或者使用时较繁琐的企业,在会计信息化支持下,依然可以适用。
(四) 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亦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其特征是注重所发出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之间的联系,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 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 期末存货的成本。
个别计价法的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在存货收发频繁情况下,其发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较大。个别计价法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企业在信息化管理条件下, 大量的存货都可以采用该方法进行计量。
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备考已经开始,中公财经线下课程还是线上课程都在积极开展中,考生了解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方法之后,可以针对自己的情况,量身定做自己的注会备考计划。
以上就是中公小编为您整理的注会会计知识点--2019注册会计师会计第三章知识点: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方法。
注会考生必不可少的通关秘籍,点击图片即可获取↓↓↓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