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不知道各位考生是否了解 期末计量和跌价准备计提,中公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2019注册会计师会计第三章知识点:存货期末计量和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 存货估计售价的确定
对于企业持有的各类存货,在确定其可变现净值时,最关键的问题是确定估计售价。 企业应当区别如下情况确定存货的估计售价:
1. 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通常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合同价格 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如果企业与购买方签订了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下同), 并且销售合同订购的数量等于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在确定与该项销售合同 直接相关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当以销售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也就是 说,如果企业就其产成品或商品签订了销售合同,则该批产成品或商品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 合同价格作为计算基础;如果企业销售合同所规定的标的物还没有生产出来,但持有专门用于该标的物生产的原材料,其可变现净值也应当以合同价格作为计算基础。
2. 如果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 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即市场销售价格)作为计算基础。
3. 如果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少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实际持有与该销售合同相关的 存货应以销售合同所规定的价格作为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如果该合同为亏损合同,还应同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的规定处理。
4. 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存货(不包括用于出售的材料),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产成品 或商品一般销售价格(即市场销售价格)作为计算基础。
5. 用于出售的材料等,通常以市场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这里的市场价格是指材料等的市场销售价格。如果用于出售的材料存在销售合同约定,应按合同价 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
(二) 材料存货的期末计量
材料存货的期末价值应当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与成本的比较为基础加以确定。
1. 对于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如果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成本,则该材料仍然应当按照成本计量。这里的“材料”指原材料、在产品、委托加工材料等。 “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中的成本是指产成品的生产成本。
2. 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量,按其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三)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方法
1. 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企业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 通常应当以单个存货项目为基础。在企业采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会计处理的情况下, 完全有可能做到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在这种方式下,企业应当将每个存 货项目的成本与其可变现净值逐一进行比较,按较低者计量存货,并且按成本高于可变 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这就要求企业应当根据管理要求和存货的特点,明确规定存货项目的确定标准。比如,将某一型号和规格的材料作为一个存货项目、将某一品牌和规格的商品作为一个存货项目,等等。
2. 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果某 一类存货的数量繁多并且单价较低,企业可以按存货类别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即按存货类别的成本的总额与可变现净值的总额进行比较,每个存货类别均取较低者确定存 货期末价值。
【例3-1] 丁公司的有关资料及存货期末计量见表3-1,假设丁公司在此之前没有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和销售费用。
表3-1 | 按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
商品 | 数量 (台) |
成本 | 可变现净值 | 按存货类别确 定的账面价值 |
由此计提的存 货跌价准备 | ||
单价 | 总额 | 单价 | 总额 | ||||
第一组 | |||||||
A商品 | 400 | 10 | 4 000 | 9 | 3 600 | ||
B商品 | 500 | 7 | 3 500 | 8 | 4 000 | ||
合计 | 7 500 | 7 600 | 7 500 | 0 | |||
第二组 | |||||||
C商品 | 200 | 50 | 10 000 | 48 | 9 600 | ||
D商品 | 100 | 45 | 4 500 | 44 | 4 400 | ||
合计 | 14 500 | 14 000 | 14 000 | 500 | |||
第三组 | |||||||
E商品 | 700 | 100 | 70 000 | 80 | 56 000 | 56 000 | |
合计 | 70 000 | 56 000 | 56 000 | 14 000 | |||
总计 | 92 000 | 77 600 | 77 500 | 14 500 |
4. 存货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通常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
(1) 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2) 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3) 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5) 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5. 存货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通常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
(1) 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2) 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3) 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4) 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需要注意的是,资产负债表日,同一项存货中一部分有合同价格约定、其他部分不 存在合同价格的,应当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 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的金额,由此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不得相互抵销。
(四) 存货跌价准备一转回的处理
1.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 当以资产负债表日的状况为基础确定,既不能提前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也不能延后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并且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都应当重新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2. 企业的存货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转回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 转回的条件是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而不是在当期造成存货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其他影响因素。
3. 当符合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的条件时,应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内转回。 即在对该项存货、该类存货或该合并存货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内转回。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与计提该准备的存货项目或类别应当存在直接对应关系,但转回的金额以 将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冲减至零为限。
【例3-2】 20x7年12月31日,甲公司W7型机器的账面成本为500万元,但由于 W7型机器的市场价格下跌,预计可变现净值为400万元,由此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 万 o
假定:
(1) 20x8年6月30日,W7型机器的账面成本仍为500万元,但由于W7型 机器市场价格有所上升,使得W7型机器的预计可变现净值变为475万元。
(2) 20x8年12月31日,W7型机器的账面成本仍为500万元,由于W7型机器的 市场价格进一步上升,预计W7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为555万元。
本例中:(1)20x8年6月30日,由于W7型机器市场价格上升,W7型机器的可变 现净值有所恢复,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25万元(500 -475),则当期应冲减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75万元(100-25),且小于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因此, 应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为75万元。
(2) 20x8年12月31日,W7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又有所恢复,应冲减存货跌价准备为55万元(500 -555),但是对W7型机器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为25万元, 因此,当期应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为25万元而不是55万元(即以将对W7型机器已计提 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冲减至零为限)。
(五) 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
企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货已经销售,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 时,应同时结转对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对于因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转出 的存货,也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如果按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 应当按照发生销售、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而转出存货的成本占该存货未转出 前该类别存货成本的比例,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
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备考已经开始,中公财经线下课程还是线上课程都在积极开展中,考生了解存货期末计量和跌价准备计提之后,可以针对自己的情况,量身定做自己的注会备考计划。
以上就是中公小编为您整理的注会会计知识点--2019注册会计师会计第三章知识点:期末计量和跌价准备计提。
注会考生必不可少的通关秘籍,点击图片即可获取↓↓↓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