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不知道各位考生是否了解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中公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2019注册会计师会计第六章知识点: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投资性房地产只有在符合定义的前提下,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 与该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 该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对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其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时点一般为租赁期开始日,即土地使用权、建筑物进 入出租状态、开始赚取租金的日期。但对企业持有以备经营出租的空置建筑物或在建建筑物,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出书面决议,明确表明将其用于经营出租且持有意图短期内 不再发生变化的,即使尚未签订租赁协议,也应视为投资性房地产。这里的“空置建筑物”是指企业新购入、自行建造或开发完工但尚未使用的建筑物,以及不再用于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且经整理后达到可经营出租状态的建筑物。对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 使用权,其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时点为企业将自用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准备增值 后转让的日期。
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一) 外购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外购的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取得时的实际 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企业购入的房地产, 部分用于出租(或资本增值)、部分自用,用于出租(或资本增值)的部分应当予以单独确认的,应按照不同部分的公允价值占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将成本在不同部分之间进行 分配。
如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需要在“投资性房地产”科目下设置“成本”和“公允价值变动”两个明细科目,其中,“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反映外购的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发生的实际成本。
(二) 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其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必要 支出构成,包括土地开发费、建筑成本、安装成本、应予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支付的其他费用和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建造过程中发生的非正常性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不计入建造成本。
(三) 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实质上是因房地产用途发生改变而对房地产进行的重新分类。如果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则按照该项房地产在转换日的账面价值入账;如果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则按该项房地产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入账。
二、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后续支出
(一)资本化的后续支出
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后续支出,满足投资性房地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例如,企业为了提高投资性房地产的使用效能,往往需要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改建、扩建而使其更加坚固耐用,或者通过装修而改善其室内装潢,改扩建或装修支出满足确认条件的,应当将其资本化。企业对某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改扩建等再开发且将来仍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在再开发期间应继续将其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再开发期间不计提折旧或摊销。
(二)费用化的后续支出
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后续支出,不满足投资性房地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例如,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日常维护发生一些支出。企业在发生投资性房地产费用化的后续支出时,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备考已经开始,中公财经线下课程还是线上课程都在积极开展中,考生了解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之后,可以针对自己的情况,量身定做自己的注会备考计划。
以上就是中公小编为您整理的注会会计知识点--2019注册会计师会计第六章知识点: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注会考生必不可少的通关秘籍,点击图片即可获取↓↓↓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