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注册会计师报名时间为4月2日——4月28日,很多考生已经完成报名,很多考生却迟迟没有报名,究其原因主要是纠结如何搭配报考科目。小编很赞同在报名时应该提前做好计划,因为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合理的科目搭配更有利于顺利通过考试,接下来小编就同大家一起来分析哪些科目搭配学习效率更高。
一、知己知彼、了解注会
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两个阶段:
1.专业阶段:《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2.综合阶段:《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
考生只有同时通过两个阶段的考试才可取得全科合格证书。
二、合理搭配、通过注会
六科分几年考?这要结合各位考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时间,但就大多数考生的情况,两年通过,每年三科是比较合理的,那么哪三科搭配会提升学习效率呢?
1.会计+税法+经济法:若考生复习时间较为紧张,但又想一年通过三门,可以考虑这一搭配,因为这一搭配难度并不大。
2.会计+财管+税法:会计、财管属于有难度的科目,从难度角度搭配税法。其次,会计和税法的关联度较高,两者搭配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比如企业所得税。另外,财管大量计算能够为税法的学习打好基础。
3.会计+财管+战略:战略是六科中持证概率较高的科目,所以搭配两大主科,可降低整体备考难度。从关联度角度出发,财管和战略的关联度很高。
4.会计+审计+税法:会计和审计,会计和税法之间的关系是比较紧密的,但是由于审计的难度比较高,建议优先通过会计和税法,审计做好第二年通关的准备。
三、避免低效、错过注会
哪些科目不建议放在一起学习?
1.会计、审计和财管最好不要放在同一年备考。
这三科被称为注会考试中的“三座大山”,因为内容多、难度大、练习题综合行较强,所以也需要大量的复习时间,这对于边工作边备考的考生来说无疑是难以逾越的。
2.税法、经济法和战略最好不要放在同一年备考。
若考生第一年搭配这三科,那么就剩余的就是“三座大山”,问题又回归到上述第一点,若剩余三门无法再五年内完成,那就会导致这三科成绩失效,所以大家在选择报考科目时不能仅凭一时的难易做决定,更要为长远考虑。
希望以上的报考建议能够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另外也要提醒各位考生,尽快决定,千万不要错过注册会计师报名时间,中公助力各位考生‘会’人一步,‘会’速成功。
点击加入2018注会备考交流群>>和学霸探讨学习!
推荐阅读:


微信:注册会计师 微博:@中公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