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已经结束,这也意味着18年备考正式杨帆起航。很多小伙伴,报名之后却开始迷茫不知道从何下手开始备考,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于是就陷入了注会难难难的魔咒中无法自拔。但是,时间不等人···于是小编又来献计献策,助力各位小伙伴。
一、如何迅速进入高效备考状态?
CPA考试有六门科目,并且要求在五年内通过,因此多数考生都会选择一年报考2-3科,CPA作为财会证书,备考同样与财会工作一样,需要对时间做出一定预算。而备考时间从目前看来仅剩半年,所以我们需要把剩下的时间进行一个合理的计划,每一门科目的备考时间都不相同,各位考生要提前想好今年以哪科为主,备考时间不够时做到取舍有度。把备考计划细分到每一周,这样按部就班的执行。
二、如何安排各科目备考的顺序?
CPA考试六门科目其中有需要理解的,记忆部分较少的,如:财管、战略;也有需要记忆较多的,如:经济法、税法。建议大家可按每门科目对记忆要求的高低进行排序,需要大量记忆的科目可以采用“前松后紧”的备考策略,因为即使前期记忆再多随着记忆曲线都会遗忘。而“前松”的策略也给其他理解性科目留下更充足的备考时间,理解要求较高,一定要先花时间备考,后期再进行适当的巩固,基本就可以达到备考效果。
三、如何对各科目备考时间进行分配?
就CPA本身来说,6科难度都不小,但6个科目进行排序,难度也各有不同。一般来讲复习难度排序为:会计>审计>财管>税法>经济法>战略,难度大的复习时间需求自然较多,否则很难保证持证概率,以下为各科目有效复习时间参考值:
科目 | 会计 | 审计 | 财管 | 税法 | 经济法 | 战略 |
时间 | 350-400 | 300-350 | 300-320 | 250-300 | 200-220 | 180-200 |
各位小伙伴,已经报名成功,那么可以根据自己已经计划好的科目进行复习。在复习过程中尽可能兼顾各科目的特点进行搭配,提高备考效率。
四、现在市面上有CPA教材、很多辅导书、课程,该从哪个开始?
这个问题是很多考生的困扰,针对这个问题要结合个人的学习方式进行选择,所以建议各位小伙伴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备考方式。就大多数考生来说,普遍的选择都是一开始用课程入门,跟着中公的老师进行面授或直播课程学习,备考中期开始进行有效的题目练习,讲义巩固等。当然,教材是一定不能忽视的,教材有很多细枝末节的描述,如果自己感觉知识点理解存在欠缺,那也可以多看几遍教材进行复习。
五、计算题、综合题如何进行备考?
了解大题考点最有效的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历年试题,历年试题对于各位考生的指导意义非同寻常,很多科目的大题总有换汤不换药的感觉,尤其是审计科目。另外,从知识点的角度来说,每年出大题概率较高的章节自然要重点巩固掌握,比如会计的合并,税法的所得税,经济法的证券法等。所以各位考生务必要重视历年试题。
以上是小编,针对各位迷茫的小伙伴献出了我的小宝典,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小编希望大家注会备考的小船能一直杨帆远航,直到终点。
推荐阅读:
点击加入2018注会备考交流群>>和学霸探讨学习!


微信:注册会计师 微博:@中公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