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区分,是中级会计职称和注册会计师考试中一个非常热门的考点,几乎是每年必考,只是分多与分少的区别。主要出现在客观题中,分值平均在3分左右。看似一个简答的知识点,但是在会计考试中,越是级别高的考试,这3分越不容易得到。今天,我们就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区分方法在本质上做一个总结,而不是去简单的死记硬背,缺乏灵活性,也不适用于级别高的考试。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原则、基础和处理方法)改用另一会计政策。也就是说,会计政策变更的判断基础是:在会计确认、计量或列报时,所指定或选择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发生了变化就是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政策变更的两个特点:
1.针对的同一交易或事项。
2.在准则允许的情况下的指定或选择的变更。
在判断会计政策变更时,也要结合会计政策变更中两个例外情况(以下两种情况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一是,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二是,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常见的会计政策变更,如“存货的发出计价方法的变更”,就属于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发生了变更;“对子公司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算”也属于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发生了变更,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说“由于持股比例的上升,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算”则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前者是对子公司的投资,变更会计处理方法前后都是对子公司的投资,是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的会计处理方法改为了另外一种会计处理方法,属于会计政策变更。而后者是因为持股比例发生了变化,变更前后具有本质差别新的会计政策,其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是会计政策变更中的例外情况,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会计估计变更的判断基础是:为取得与资产负债表项目有关的金额或数值,所采用的处理方法发生了变更。也就是说,由于会计估计的交易或事项存在不确定性,最近可用来估计的情况发生了新变化,为了取得其较为可靠的金额,改变了原来获取金额的方法,即为会计估计变更。
会计估计变更有两个共同的特点:
1.交易或事项本身就存在不确定性。
2.都是为了获取相关的金额的处理方法的变更。
会计估计变更常见的有:
1.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和净残值的变更
2.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摊销年限和净残值的变更
3.坏账计提比例的变更
4.存货可变现净值的变更
【例·单选题】下列交易或事项,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是( )
A.会计准则修订要求将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由长期股权投资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
B.因处置部分股权丧失了对子公司的控制权,也不属于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范围,导致剩余的投资由原来的长期股权投资改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
C.将符合持有待售条件的固定资产由非流动资产重分类为流动资产列报。
D.因无力持有至到期,将原来的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额资产。
【答案】A。解析:BCD选项属于“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既不属于会计估计变更,也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而是一项性的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备考已经开始,中公注会培训班正在积极开展中,考生可以咨询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状态的课程,量身定做自己的备考计划。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