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2018年注册会计师考生小伙伴你还在苦思冥想今年考试注会高频考点有哪些吗?中公会计为各位考生整理汇总了各章节的高频考点,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哦!
【考点5】税法要素
一、纳税义务人
即纳税主体,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两种基本形式:自然人和法人。
【注意区分】
1.代扣代缴义务人:有义务从持有的纳税人收入中扣除其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企业、单位或个人。
2.代收代缴义务人:有义务借助与纳税人的经济交往而向纳税人收取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单位和个人。
二、征税对象
即纳税客体,是征纳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客体或标的物。征税对象是区分不同税种的重要标志,体现不同税种征税的基本界限,决定着某一税种的基本征税范围,也决定不同税种名称。
【相关概念】
1.计税依据(税基):是计算征税对象应纳税款的直接数量依据,是课税对象量的规定。
2.计税依据基本形态:
A.价值形态(以征税对象的价值作为计税依据):从价计征。如增值税。
B.物理形态(以征税对象的数量、重量、容积、面积等作为计税依据):从量计征。如车船税。
三、税目
对征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的征税项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是对课税对象质的界定。
1.凡列入税目的即为应税项目,未列入税目的,则不属于应税项目。
2.并非所有税种都规定税目。
四、税率
指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是计算税额的尺度,衡量税负轻重的重要标志。
税率的形式:
1.比例税率: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额,规定相同的征收比例。
分类:
a.单一比例税率。
b.差别比例税率:具体又分为产品比例税率,行业比例税率,地区差别比例税率。
c.幅度比例税率。
2.累进税率:同一课税对象,随数量的增大,征收比例也随之增高的税率。分为全额、超额和超率累进税率。
【举例】
级数 | 课税对象级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1 2 3 |
1500元以下(含) 1500-4500(含) 4500-9000(含) |
3% 10% 20% |
0 105 555 |
假如课税对象的金额为1800元。则:
A.全额累进:应纳税额=1800×10%=180(元)
B.超额累进:应纳税额=1500×3%+(1800-1500)×10%=75(元)
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的差额为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180-75=105(元)
简化计算,应纳税额=1800×10%-105=75(元)
3.定额税率:根据课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固定的征税数额。
五、纳税期限
税法规定缴纳税款的期限。
【相关概念】
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应税行为的发生时间。
2.纳税期限:每隔固定时间汇总纳税义务的时间。分为按期和按次两种。
3.缴库期限:纳税期满后,纳税人将应纳税款入库的期限。滞纳金从该期限满后的次日算。
CPA考试渐渐逼近,学习压力突增,如果能够有的指引和帮助,备考无疑会变得更加轻松。中公会计CPA培训班正在火热招生中,期待您的加入!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