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他怀有无限热忱的事情上成功,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充分调动出自己的热情,总能给自己意想不到的惊喜。中公会计网今天为大家分享注会考试审计知识点:审计抽样。考生可点击加入【2018注会交流①群】:565082845,获得群内定期推送的2018年注会考试资讯及备考资料哦!
【知识点】审计抽样
图4-3审计抽样
(一)采用审计抽样的目的(教材P66,注意关键词)
审计抽样旨在帮助注册会计师确定实施审计程序的范围,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得出合理的结论,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二)审计抽样的作用(教材P66,注意关键词)
审计抽样能够使注册会计师获取和评价有关所选取项目某一特征的审计证据,以形成或有助于形成有关总体的结论。
【提示】
(1)控制测试中,某一认定相关的控制运行有效的特征。比如,教材P82举例,根据样本偏差推断的总体偏差率上限(4.18%)小于可容忍偏差率(7%),样本结果证实注册会计师对控制运行有效性的估计和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是适当的。
(2)细节测试中,某一认定(应收账款存在认定)不存在重大错报的特征。比如,教材P98举例,总体错报的上限(34192元)小于可容忍错报(40000元),注册会计师得出结论,样本结果支持应收账款账面金额。
(三)审计抽样的含义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为注册会计师针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提供合理基础。
【提示】注意理解“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
(1)控制测试中,某一认定相关的控制活动(运行是否有效)。
(2)细节测试中,某一(财务报表项目某一)认定是否存在重大错报。
(四)审计抽样的特征(同时具备)
1.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2.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3.可以根据样本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出有关抽样总体的结论。
其中,总体是指注册会计师从中选取样本并期望据此得出结论的整个数据集合;抽样单元是指构成总体的个体项目。
【提示】不属于审计抽样的情形(教材P67新增加)
1.在某些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可能决定测试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每一个项目,即针对总体进行百分之百的测试,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全查,而不是审计抽样。
2.如果只选取某些特定项目实施审计程序,这不是审计抽样。在这种情形下,注册会计师只能针对这些特定项目得出结论,而不能根据特定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总体的特征。
3.如果注册会计师从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选取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却不准备据此推断总体的特征,例如,注册会计师挑选几笔交易。追查其在被审计单位会计系统中的运行轨迹,以获取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总体了解(穿行测试,教材P108/5.4、P160/7.4),而不是评价该类交易的整体特征,这就不是审计抽样。
(五)审计抽样的适用性
图4-4 审计抽样的适用性
1.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
2.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
相关推荐:
2018注会备考《审计》第四章知识点汇总 | 2012-201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试题答案及解析(考生回忆版) |
2017年CPA考试成绩查询必读 | 2018年注会考试全国开课啦! |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获取更多会计报考资讯,备考资料,模拟试题请关注中公会计新浪微博、官方微信主页:
微博:@中公会计 | 微信:中公注册会计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