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仅剩不到2个月,很多同学又报了多科,在考前面临着紧张的压力,冲刺阶段对于各位考生既意味着压力,同时又意味着机会!那么2019注会审计冲刺阶段应该怎么学?才能备考更高效。
一、梳理各章的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的框架。
同学们在前一段的基础段学习中可能忙于每个孤立知识点的学习,也许到这个阶段还是脑子一片混乱,那么在最后阶段一定要整理一下整本审计教材的知识点,形成教材整个知识体系的框架。
《审计》教材的前八章是审计的基础理论部分,这一部分是学好审计的基础,同学们一定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其中重点是围绕重大错报风险展开的。同学们可以围绕审计风险模型来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重大错报风险是审计风险的来源,因此为了避免审计失败,首先就需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风险,因此要求我们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通过了解来识别风险,我们把识别的风险分为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下一步就需要根据识别的风险开展应对工作,针对报表层次的风险我们采取的总体应对措施,针对认定层次的风险采取的是进一步审计程序。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都需要开展审计程序,审计程序中我们需要重点掌握的是函证和分析程序,教材也单独分为2节进行了讲解,足见这2个程序的重要性。通过风险评估程序和进一步审计程序,我们可以获取审计证据作为我们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在实施审计程序的过程中就需要借助统计抽样和信息技术来帮助我们获取审计证据。
在学习了前八章之后,教材通过四个循环的审计的审计来帮助我们理解前八章的基础理论部分知识。在这四个循环审计中,最重要的是掌握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以及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因为这二章中有2个非常重要的考点就是收入的舞弊假定以及存货的监盘。
在学习了四个循环审计之后,我们需要掌握6个风险比较高的项目审计,分别是十三章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以及十七章其他特殊项目审计,前面的流程审计可以说是审计企业的一条线,那么特殊项目的审计可以说是审计风险比较高的一些点。这些特殊项目因为风险高,是我们历年审计考试的重点,务必要掌握每个项目如何进行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除了这6个审计项目,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些特殊事项:审计沟通;利用他人的工作;集团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对于这些特殊事项,同学们需要掌握其有特色的部分。
在进行了流程审计和项目审计以及考虑了特殊事项后,已经可以完成审计工作了,在完成审计工作阶段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评价审计中发现的重大发现;评价审计中发现的错报;复核工作底稿和财务报表;关注期后事项;获取书面声明。在发表审计报告时,需要重点关注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及审计报告比较特殊的一些段落:关键审计事项;强调事项段;其他事项段;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法律法规要求报告的事项;其他信息。
内控审计是和财务报表审计相对应的一个审计,在学习本章时一定要结合前面风险评估阶段对内控的了解和风险应对阶段对内控的测试来学习,二者针对的都是企业的内部控制,目的不同导致我们实施的程序也不同。
教材的二十一到二十三章主要是对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要求,为了保障我们的审计质量,除了前面的实施审计程序和获取审计证据,针对事务所及全体员工的的质量控制及职业道德、独立性同样非常重要,这三章内容并不复杂,但是分值很高,同学们可以通过多做题来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二)把之前做错的习题本,重新做一遍。
复习错题是对以前知识点最好的查漏补缺的方法,临近考试,你可能没有时间做大量的题目,但是一定要把做错题再做一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做近五年的历年的练习题
练习题是最好的复习试题,在考前就不要再大量做模拟题了,多做些历年练习题,可以帮助你准确把握出题老师的出题思路,读懂历史就是对未来最好的预测。
(四)注意教材知识点的细节
审计考试内容非常细,特别是一些易混淆的知识点,在平时学习的时候一定要主要把握,比如“应当”与“可以”“日前”与“日后”等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审计考试就是检查错报,如果本身很马虎,怎么可能查出错报。
2019注会审计冲刺备考阶段应该怎么学?知识的记忆在短时间的效果最好,同学们不论之前的基础如何,在考前注意复习的小技巧可以帮助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通过审计考试,千万不要忽视了之前考试技巧,而一味盲目学习。扫描下方微信二维码,你还可以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考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