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财经 中公财经

高级审计师
 

2020年高级审计师考试《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每日一练(5-18)

2020-05-18 09:36:55  

第一题试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答案要点: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劳动者共同所有和支配的所有制形式,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是由城乡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集体所有制按其所在的地域可以划分为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城镇集体所有制。

(二)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公有制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里的优势不单指数量上的优势,更包括公有资产在质量上的优势地位。公有制为主体,是指各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整体,是针对国民经济整体而言的,并不要求国民经济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地区、每一个企业都必须以

公有制为主体。

2.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前主要依靠政府的引导,在实行市场经济,政府逐渐减少行政干预以后,公有制经济就有必要也有义务引领国内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公有制经济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有利于减少经济波动,克服市场失灵,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3.在市场竞争中提高公有制经济的质量。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必须依靠自身的比较优势,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整体质量。公有制经济不应长期依靠国家的特殊政策来发展,只有在竞争中不断增强其活力,才能在与其他各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中,真正坚持其主体地位。

(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股份制是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一种有效组织和运营方式。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

(四)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其他实现形式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而且应当大胆试验和采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新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不断出现,如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委托经营制等,只要能够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效率,都可以采用。国有经济中的国有独资企业、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等,都是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今后,要以提高国有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进一步探索国有经济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进转换经营机制,进一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不断改善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和组织形式。在国有经济不断壮大和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集体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显得尤为迫切。要积极探索股份合作、联合、联营等多种发展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促进集体经济与社会资本结合,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在农村集体经济中,要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我国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社会经济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必须对关键部门和重要企业保持公有资本的控制力。在国有和集体参股的股份公司中,国有和集体方也要积极发挥作用,引导和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成分。股份合作制是集股份制与合作制形式的优点于一体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合作制企业以劳动联合为基础,职工共同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同时职工又是出资人,实现了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的统一。股份合作制已成为国有小企业和集体企业重要的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第二题试述我国全口径预算管理改革

答案要点:

(一)全口径预算管理的含义

全口径预算管理的基本含义就是所有的政府收入支出都应纳入预算管理体系,其最终目标应该定位于最高权力机构可以对政府所有的财政资金收支行为进行立法控制。

(二)目前我国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预算管理目标的理解存在偏差。人们往往对预算管理的目标理解为财政资金收支计划,而忽略了预算发挥的两个重要功能,即作为最高立法机关和全体人民监督、审议政府财政收支运作甚至整个政府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对政府财政收支规模发挥宏观控制作用。

2.立法机关对预算的控制不到位。预算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政府所有类型的财政收支活动都必须要得到立法机构的批准和授权,然而,我国立法机关却无法对所有政府收支活动发挥控制作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只对预算进行一般性的审查,而缺乏可操作性的监督措施,导致了预算软约束问题。

3.预算权分散于各部门。我国目前的政府预算实质上分散于各个部门,尚未实现政府内部的财政统一。尽管我国部门预算改革中,实行一个部门一本预算,但目前财政部门还无法行使统一的预算分配权,财政、发改、科技等部门都可以行使预算分配权,这导致预算分配权分散于很多部门,对预算管理制度的运行和预算监督造成了较多问题,提高了预算编制、执行的成本。

4.预算编制内容没有涵盖所有财政性资金。我国现行预算内容不完整,尚未涵盖所有类型的财政性资金,非税收入没有完全纳入部门预算中,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综合预算。

5.预算编制方法的科学性需要加强。从我国现有的预算编制来看,主要方法采用“基数法”,各部门获得批准预算的额度取决于原有基数,而不是部门事权大小。这种情况下,预算编制与以前年度财政资金的支出结构、支出比例等使用效益割裂开来,而且缺乏合理的支出定额标准,导致部门之间预算的不平衡问题。

(三)我国全口径预算管理的基本框架

从政府预算的编制范围来说,我国的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应该是包括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等涵盖所有政府收支类型的复式预算体系。其中,公共财政预算由一般预算、基金预算和债务预算组成,根据现有的行业管理体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由国有金融资本经营预算和国有非金融资本经营预算组成。并且,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上述各预算之间有着资金相互划拨的关系。从预算管理的方式来说,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要求所有类型的政府收支活动都必须获得立法机关的授权批准。

(四)全口径预算管理改革的政策建议

1.强化预算法律体系的法律效力,明确预算权力的配置方案。对现有的预算法律进行修订,明确不同类型预算管理模式下的预算权力的配置。调整政治体制的结构,加强立法机关的作用,将之变成一个具有预算否定权的立法主体。

2.不断完善预算编制方式,细化预算编制内容。不断细化预算科目,建立以部门为反映主体的预算科目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完善政府收支科目,建立按部门、经济性质和功能为衡量标准的政府收支指标体系。

3.进一步强化预算的行政控制。以目前正在推进的部门预算改革为中心,结合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政府采购制度建设和收支两条线改革,逐步缩小未纳入一般预算和基金预算的政府性收支项目的数量,进一步强化预算的行政控制,逐步实现行政机构内部财权的集中统一。

4.进一步严格预算执行,增强预算约束力。以预算法为基本准则,强化各级政府的预算执行能力,维护预算执行的严肃性。推进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相分离,改变现有的财政部门既负责编制预算又负责执行预算的格局,并优化财政部门内部机构职能的分工,将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日常业务分离,由不同职能部门来负责完成。

5.提高财政透明度,完善政府财政报告体系。应该以落实社会公众和立法机构对政府收支的知情权为目标,建立规范的政府财政报告体系,全面反映政府各部门的财政状况和收支活动结果,全方位披露政府部门各个方面、各种类型的资金收支活动信息,以保证社会公众对政府履行公共职能情况和成本费用的充分了解。

6.增强对政府收支各环节的控制,实现对政府的监督和问责。应该从事前、事中和事后各个环节建立预算管理的行政控制和立法控制。事前控制应该着重对政府各部门收支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和审议;事中控制是政府财政主管部门和立法机关能够对政府部门在执行预算中的变更及时和有效的预算控制;事后控制主要是审计部门对预算收支进行审计监督,以确保审计结果可以对政府进行监督和问责。

来源: 中公财经

上一篇 2020年高级审计师考试《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每日一练(5-15)
下一篇 2021年高级审计师考试《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每日一练(1-27)
联系我们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审计师考试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 进群即可领取2021年审计师 备考资料大礼包《思维导图.pdf》 等

2022年审计师
备考资料包快捷领取通道

 
 
关闭弹框
提交成功!
近期我们会联系您,请注意接听
QQ扫码
加2022年审计师证书考试群
二维码
进群即可领备考资料包并通知考试时间
 

推荐活动

查看更多
换一批
电话 咨询 课程 APP
 
 

选择分校

全国 北京 广东 山东 江苏 上海 浙江 河南 四川 山西 河北 湖北 安徽 湖南 福建 陕西 辽宁 重庆 云南 江西 广西 天津 吉林 内蒙古 黑龙江 海南 贵州 青海 甘肃 新疆 宁夏 西藏
 

选择项目

国内财经证书domestic

初级会计职称 税务师 初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高级经济师

国际财经证书international

CMA

金融相关证书finance

证券从业 基金从业 期货从业 银行从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