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内容为中公财经原创。未经中公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中公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在会计实务当中要针对各类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而在计量的过程中要用到一些会计科目。其中一些会计科目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理解的,比如“银行存款”就用来核算存放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款项。但同时也有一些比较难的会计科目,相关的账务处理是比较复杂的,所以接下来小编简单跟大家介绍几个会计实务中比较难的会计科目,提前为大家清除疑惑。

比如“材料成本差异”,在材料日常收发按计划成本计价时,就需要设置"材料成本差异"这一科目,用于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
科目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超支差异);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节约差异)。
再如“固定资产清理”,在固定资产处置(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时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进行核算。大家可以了解一下相关的账务处理: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其账面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2)发生的清理费用等。借记“固定资产清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3)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入库以及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相应地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4)清理净损益应区分不同情况进行账务处理: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置损失,结转至“资产处置损益”科目,属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结转至“营业外支出”或“营业外收入”科目。
最后再比如“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难点在于由于增值税业务处理比较多,所以用到的一些会计明细科目比较多。比如要在该明细科目设置以下专栏:
①“进项税额”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而支付或负担的、准予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
②“销项税额抵减”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人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因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销项税额;
③“已交税金”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人当期已交纳的应交增值税额;
④“转出未交增值税”和“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分别记录一般纳税人月度终了转出当月应交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额;
⑤“减免税款”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人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准予减免的增值税额;
⑥“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记录实行“免、抵、退”办法的一般纳税人按规定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
⑦“销项税额”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应收取的增值税额;
⑧“出口退税”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按规定退回的增值税额;
⑨“进项税额转出”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
以上是小编给大家简单举出的几个例子,当然实务工作中还会涉及到其他的一些会计科目,希望大家在工作或者学习过程中不断汲取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