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疫情的影响,国际油价在上半年大幅波动,甚至在4月末的时候国际油价一度出现了负值,也就是大家来加油站加油不仅不收钱,反而还要倒贴钱。当然这只是理论,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过大家总觉得国内的油价跟涨不跟跌,国际油价已经很低了,但是我们加油依然不便宜。事实上,这让我想起来一句一直流传的话叫做“一箱油,半箱税”,也就是说油贵在了水上,事实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下面,本文以92号汽油在零售价5.47元/升为例,为大家进行分析,让大家更直观了解油价里面到底有多少水(税)分。首先,92号汽油按照0.725g/ml计算,则1吨92号汽油为1379升。其次,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细则,《消费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续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的通知》(财税[2015]11号),《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及教育费附加(包括地方教育费附加)管理办法,增值税税率13%,城建税税率7%,消费税税率1.52元/升,教育费附加3%,地方教育费附加2%。最后,本次测算只考虑流转环节税费,不涉及其他环节的税费。
计算过程如下,在不含关税的情况下,增值税:[(1/(1+13%)]*13%=11.50%;消费税:1.52/(5.47/1.13)=31.4%;城市维护建设税:(11.50%+31.4%)*7%=3%;教育费附加:(11.50%+31.4%)*3%=1.29%;地方教育费附加:(11.50%+31.4%)*2%=0.86%。流转环节税费占比合计:11.50%+31.4%+3%+1.29%+0.86%=48.05%。在考虑关税的情况下,如果炼油原料来自境外,则税金中还应包括进口环节的关税5%,则税费占比为48.05%+5%=53.05%。
也就是说原料从初始开采环节(或进口),经过中间炼化、贸易环节,进入到加油站零售环节,再到最终消费者手中,我们消费者每消费100元的汽油(92号汽油,零售价5.47元/升)中大约包含了48.05(或53.05)元的流转环节的税费。这也意味着消费者在加油站每加1元钱的汽油,就包含近0.5元的流转环节的税费。由此可见,所谓的“一箱油、半箱税”的说法其实略有夸大,但油价的接近一半的税负感其实还是比较重的。
财政部和国税总局相关负责人就此事曾经公开解释说:成品油税负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是与各国的资源禀赋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及环境保护要求等相适应的。从国际上看,欧盟等发达国家油品的税负较重,汽油、柴油流转税税负分别为56%和50%;我国周边国家中,日本的汽油、柴油流转税税负分别为42%和30%,韩国的汽油、柴油流转税税负分别为52%和43%。相比于国外发达经济体的油价来说,虽然税负比例差别不大,但是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国民收入还和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从这点来说油价的负担对于中国百姓而言确实相对贵了一些。不过,纳税是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相信每个纳税人都十分清楚,而且近几年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也非常之大,所以对于油价的高低或者所谓的“一箱油,半箱税”,我们也应该客观全面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