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是每个企业都会签订的东西,作为负责合同签订的财务人员。我们要都知道合同中一些细节信息比如:付款方式、付款时间以及发票开具等,因为这些都会影响企业的纳税义务。所以我们在签订前一定要注意合同中的税收信息,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控制税务风险。下面小编给大家汇总了关于合同中隐藏的几点税收信息。

首先,在签订前我们清楚具体怎么签?以及一些涉税条款的约定。
合同里涉及的价款,在经济合同中的体现往往有两种方法——“含税价”和“不含税价”。
1、前者在缴纳印花税时的计税依据,是含增值税金额的合同总价格,即增值税金额需要缴纳印花税;
2、后者在缴纳印花税时的计税依据则是不含增值税的合同金额。
税费承担由谁来承担,此处应当高度重视!
在交易进行之前,如企业对交易数据测算有误或未考虑到某些重要因素,很有可能导致税收成本偏离预期,进而导致交易无法顺利推进甚至面临诉讼,功亏一篑。因此,企业需要在合同签订前,对涉税条款进行详尽而严密的梳理和审核,作出尽可能最优的安排。
合同签订完事就“束之高阁”不管了?小心税务风险!
如何做到有效规避合同签订以后的税务风险呢?
加强后续管理,确保合同条款真正“落地”!一方面,应及时督促对方缴纳税款,以及全款;另一方面,凭经济买卖合同到税务机关进行备案。我们可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利弊,及时作出调整。
以上就是中公财经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合同中隐藏的几点税收信息。大家都拿出小脑瓜儿记一下吧!想要获取更多会计实务相关内容,可关注“中公财经”会计实务栏目,小编将为大家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