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零基础将要备考税务师《税法二》的考生,在准备备考之前,需要你认清两件事情,以便使你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技巧,在备考之路上能够事半功倍,顺利过关。
首先,要了解《税法二》教材内容和考试形式及重点
1.教材内容。
《税法二》共有10个章,共10个税种,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国际税收、印花税、房产税、车船税、契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和船舶吨税。从考试分值占比对教材内容的划分来看,企税和个税是《税法二》中非常重要的税种,国际税收、印花税和房产税三个税种居中,剩余的税种则相对较简单。以考试为导向,明确教材的重难点,在备考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2.考试形式及重点。
《税法二》考试中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40道分值为60分;多项选择题,20道分值为40分;计算题,四道分值为16分;综合分析题,两道分值为24分。虽然题量比较大,但考试设置的形式都是选择题型,即计算题和综合分析题也是以选项的形式呈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试的难度;因此,只要在后续的备考中能够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的复习备考,通过考试只是时间问题。
其次,掌握学习方法,全面攻克重点税种,兼顾非重点税种
从历年考试题型和分值分析出,《税法二》考试题型固定,各章节分值较为固定,税种对应的分值较为集中。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时一定要集中主要的精力攻克企税和个税,全面掌握这两个税种之后,在把第二层次的国际税收、印花税和房产税消化掉,最后全面收尾,把剩余的章节拿下。
针对零基础的学员,在明确学习的目标和主攻点后,具体在学习中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企业所得税在《税法二》中排在第一位,并且也是教材的第一章,内容多、篇幅长、分值大、学习难度较高。在学习企税时,需要多复习、勤动手、搭框架,不能拘泥于看了多少遍,听了多少网课,一定要听、看、想之后,自己动手把企税的框架建立起来,在掌握框架的基础之上,然后在注意里边的重要的细节。比如,企税计算的核心在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纳税调整减少,这其中,会计利润怎么计算、哪些项目需要纳税调增、哪些需要纳税调减,这些都是我学习中必须要掌握的。
(2)个税作为排名第二位的税种,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个税的内容较为分散,有综合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特许权使用费、稿酬所得)、经营所得、分类所得(财产租赁、财产转让、利息股息红利、偶然所得),既要熟悉这些所得的征税范围,又要掌握每种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同时还有一些特殊的计税形式,在具体计算时有没有优惠的政策。因此,个税的学习,也需要各位考生能够多总结、善于归纳。
(3)国际税收部分的内容是第一章企税的延伸,主要讲述的是居民企业取得境外所得税额的计算,该部分在学习时需要建立在企税学习比较扎实的基础之上。考试中,该部分内容在计算题中呈现相对较为简单。
(4)其余小税种的学习,主要从纳税人、征税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税收优惠、征收管理等几个要素梳理教材内容,学习中建立章节的框架。更多把握小税种选择题的考查形式。
最后,学习税法需要勤动手、常练习
税法是一个知识点比较琐碎的科目,除了刚才提到的要及时做到复习总结,搭建框架之外,必须要及时的通过做题来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做题是检验知识点掌握熟练与否的最有效方式,也是通过考试的关键。
另外,在备考时,一定要建立持久性的学习计划,从决定考试之时,就要一直坚持下去,唯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终究会实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