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财经 中公财经

税务师
 

税务师高频考点—《财务与会计》会计部分

2020-11-06 09:40:34  

税务师考试还有马上就开考了,学习时有哪些高频考点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下税务师财务与会计高频考点,为大家的税务师考试保驾护航,一起来看看吧!预祝各位考生都能金榜题名,顺利拿下税务师!

2020年税务师考试时间及地点

(温馨提示:手机端查看表格可左右滑动)

【考点1】计量属性

计量属性 适用范围
历史成本 一般在会计要素计量时均采用历史成本
重置成本 盘盈资产的入账成本均采用重置成本
可变现净值 存货的期末计价
现值 ①以分期付款方式取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②以分期收款方式实现的销售收入
③弃置费用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时
④租入固定资产,使用权资产入账成本的计算
⑤资产减值准则中可收回金额的确定
公允价值 ①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债权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期末计量
②交易性金融负债的期末计量
③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口径之一

【考点2】信息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 注意内容
可比性 1.因处置股份致使投资方的影响力由控制转为重大影响时,剩余股份原成本法核算口径追溯调整至权益法;
2.会计政策变更而进行的追溯调整;
3.将子公司会计政策、会计期间调到母公司标准的合并报表准备工作。
实质重于形式 1.控制的判断;
2.编制合并报表的范围,投资性主体的豁免;
3.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
4.售后回购、售后租回;
5.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的会计处理。
谨慎性 1.各类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2.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无形资产加速摊销;
3.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发生的研究阶段支出,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4.或有事项确认预计负债;
5.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应以未来可以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重要性 1.商品流通企业的进货费用一般应计入商品成本,金额较小的也可直接计入销售费用;
2.企业一般应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但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也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跌价准备;
3.低值易耗品某些情况下可以采用一次摊销法,直接计入管理费用;
4.不重要的前期差错可以简化在当期处理,重要的前期差错需要追溯。


【考点3】破产清算会计

(一)企业破产清算的编制基础、计量属性

项目 具体处理
编制基础 破产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以非持续经营为前提
计量属性 (1)破产企业在破产清算期间的资产应当以破产资产清算净值计量。
(2)破产企业在破产清算期间的负债应当以破产债务清偿价值计量。

(二)企业破产清算的确认和计量

确认和计量 资产 负债
初始确认 破产宣告日 破产宣告日
初始计量 清算净值(破产宣告日) 清偿价值(破产宣告日)
后续计量 清算净值
【关注】按照破产报表日的破产资产清算净值,对资产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差额计入清算损益(破产资产和负债净值变动净损益)
清偿价值
【关注】按照破产报表日的破产债务清偿价值,对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差额计入清算损益(破产资产和负债净值变动净损益)
处置
(清偿)
处置所得金额与被处置资产的账面价值的差额扣除直接相关的处置费用后,计入清算损益 按照偿付金额,终止确认相应部分的负债。在偿付义务完全解除时,破产企业应当终止确认该负债的剩余账面价值,同时确认清算损益

【考点4】应收票据贴现利息计算

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1+票面利率×票据期限)

贴现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

贴现额=票据到期值-贴现息

  贴现率 贴现期
按月计算 月利率=年利率/12 次月对日为一个月
如果月末签发、月末到期
按日计算 日利率=月利率/30
   =年利率÷360
算头不算尾(到期日那天不算利息)

【考点5】应收账款的核算

坏账的计提和转回 坏账准备的核销 已核销的坏账又收回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等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同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转回时做相反分录

【考点6】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核算

取得 持有期间 出售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投资收益
  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1.持有期间的股利或利息
借: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2.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相反)
借:银行存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投资收益
同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或相反)
【提示】银行存款扣除手续费


【考点7】存货的期末计量

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计算公式
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或材料: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
    可变现净值=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估计售价 有合同:合同价
无合同:市场价
注意事项 注意:
1、部分有合同,部分无合同,分别计算,分别比较,分别计提减值准备
2.成本>可变现净值,差额是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
会计
处理
(1)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2)减值因素消失,在原计提减值准备范围内转回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3)销售时,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转销)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

【考点8】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及变更

【考点9】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

【考点10】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一)其他债权投资

确认 金融资产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1.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业务模式)
2.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合同流量特征)
取得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面值)
                ——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持有 借:应收利息(票面金额×票面利率,分期付息债券)
    其他债权投资——应计利息(票面金额×票面利率,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
  贷:投资收益(期初账面余额或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借: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或相反分录)
减值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处置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债权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
或相反分录

(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确认 企业持有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可以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该指定一经做出,不得撤销。
取得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公允价值+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等
持有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或相反分录)
减值 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不计提损失准备
出售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或相反分录

【考点11】债权投资重分类

情形 会计处理 会计分录
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 ①按照该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②原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③该资产重分类不影响其实际利率和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应计利息
                ——公允价值变动
  贷: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应计利息
      其他综合收益(差额)
借: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其他综合收益
债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 ①按照该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②原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应计利息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情形 会计处理 会计分录
其他债权投资→债权投资 ①将该金融资产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转出;
②调整该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并以调整后的金额作为债权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即视同原资产一直以摊余成本计量;
③该金融资产重分类不影响其实际利率和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
借: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或相反分录)
借: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或贷方)
            ——应计利息
  贷: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或借方)
                  ——应计利息
借: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贷:债权投资损失准备
其他债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 ①继续以公允价值计量该金融资产。
②企业应当将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损益。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
  贷: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应计利息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考点12】长期股权投资的转换

转换形式 个别报表处理
公允价值→权益法 ①原投资的公允价值+新投资的公允价值
②原投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以及原投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视情况计入当期损益或留存收益
权益法→成本法
(非同一控制)
①原投资账面价值+新增股份公允价值
②购买日之前因权益法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或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暂时不做处理,待到处置该项投资时将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或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再按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进行处理。
公允价值→成本法(非同一控制) ①原投资的公允价值+新投资的公允价值
②原投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以及原投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视情况计入当期损益或留存收益
成本法→权益法 ①处置部分确认损益
②剩余部分追溯调整为权益法下的账面价值
成本法→公允价值 ①处置部分确认损益
②剩余部分调整为公允价值,其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损益
权益法→公允价值 ①处置部分确认损益
②剩余部分调整为公允价值,其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损益
③按权益法核算时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可转损益部分)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全部转至投资收益

【考点13】可转换公司债券

1.原则

初始确认时 计量 会计科目
负债成份 初始确认金额=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应付债券
权益成份 发行价格总额-负债成份 其他权益工具
交易费用 按公允价值比例分摊 冲减“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冲减“其他权益工具”

2.账务处理

发行债券
(初始计量)
借:银行存款【按实际收到的款项】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倒挤,也可能在借方】
   其他权益工具【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
后续计量 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负债成分,在转换为股份前,其会计处理与一般公司债券相同。
转股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利息调整)【账面余额】
  其他权益工具【转换部分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
 贷:股本【股票面值×转换的股数】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


【考点14】债务重组

(一)以资产清偿债务或将债务转为权益工具

1.债权人的会计处理

以资产清偿债务或将债务转为权益工具方式进行债务重组的,债权人应当在相关资产符合其定义和确认条件时予以确认。

受让资产类型 确认和计量原则
债权人受让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应当以其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初始确认金额与债权终止确认日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科目。
债权人受让非金融资产 债权人初始确认受让的金融资产以外的资产时,应当按照按放弃的债权公允价值加直接相关费用确定;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科目。
债权人受让多项资产 债权人受让多项非金融资产,或者包括金融资产、非金融资产在内的多项资产的
①按照公允价值确认受让的金融资产。
②放弃债权在合同生效日的公允价值扣除受让金融资产当日公允价值后的净额,按照受让的金融资产以外的各项资产在债务重组合同生效日的公允价值比例进行分配,并以此为基础分别确定各项资产的成本。
③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科目。
债权人受让处置组 比照债权人受让多项资产,先对处置组中的金融资产和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然后对金融资产以外的各项资产按公允价值比例进行分配,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科目。
债权人将受让的资产或处置组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 债权人在取得日未将受让的相关资产或处置组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的,债权人应当在初始计量时,比较假定其不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情况下的初始计量金额和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以两者孰低计量。

2.债务人的会计处理

以资产清偿债务方式进行债务重组的,债务人应当在相关资产和所清偿债务符合终止确认条件时予以终止确认,所清偿债务账面价值与转让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偿债方式 会计处理原则
债务人以金融资产清偿债务 ①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偿债金融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科目。
②对于以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清偿债务的,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应当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计入“投资收益”科目。
③对于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清偿债务的,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应当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计入“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债务人以非金融资产清偿债务 ①债务人以单项或多项非金融资产清偿债务,或者以包括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在内的多项资产清偿债务的,不需要区分资产处置损益和债务重组损益,也不需要区分不同资产的处置损益。
②清偿债务账面价值与转让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其他收益——债务重组收益”科目。
①债务人以包含非金融资产的处置组清偿债务的,应当将所清偿债务和处置组中负债的账面价值之和,与处置组中资产的账面价值(含商誉)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其他收益——债务重组收益”科目。
将债务转为权益工具 ①债务人初始确认权益工具时应当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所清偿债务的公允价值计量。
②所清偿债务账面价值与权益工具确认金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科目。
③债务人因发行权益工具而支出的相关税费等,应当依次冲减资本溢价、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二)修改其他条款

1.债权人的会计处理

对于债权人,应当整体考虑是否对全部债权的合同条款做出了实质性修改,从而决定是否应对原债权终止确认。

2.债务人的会计处理

债务人应当考虑是否对债务或部分债务的合同条款做出“实质性修改”:

情形 确认和计量原则
发生实质性修改 按照公允价值计量重组债务,终止确认的债务账面价值与重组债务确认金额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科目
未发生实质性修改 继续以原金融负债分类进行核算
对于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债务人应当根据重新议定合同的现金流量变化情况,重新计算该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并将相关利得或损失计入“投资收益”科目。修改或重新议定合同所产生的成本或费用,调整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并在剩余期限内摊销。

(三)组合方式

1.债权人的会计处理

以组合方式进行债务重组的,一般可以认为对全部债权的合同条款作出了实质性修改。

2.债务人的会计处理

债务人应当按照前述规定确认和计量权益工具和重组债务,然后再将所清偿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权益工具和重组债务的确认金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其他收益——债务重组收益”或“投资收益”(仅涉及金融工具时)科目。

【考点15】租赁负债的核算

(一)承租人初始计量及相应的后续计量

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当对租赁确认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应用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简化处理的除外。租赁负债应当按照租赁期开始日尚未支付的租赁付款额。

1.租赁负债的初始计量(租赁付款额的现值)

(1)租赁付款额

租赁付款额,是指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的与在租赁期内使用租赁资产的权利相关的款项。

(2)折现率

在计算租赁付款额的现值时,承租人应当采用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折现率;无法确定租赁内含利率的,应当采用承租人增量借款利率作为折现率。

租赁内含
利率
是指使出租人的租赁收款额的现值与未担保余值的现值之和等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出租人的初始直接费用之和的利率。
其中:
(1)未担保余值,是指租赁资产余值中,出租人无法保证能够实现或仅由与出租人有关的一方予以担保的部分
(2)初始直接费用,是指为达成租赁所发生的增量成本
增量成本是指若企业不取得该租赁,则不会发生的成本,如佣金、印花税等
无论是否实际取得租赁都会发生的支出,不属于初始直接费用,例如为评估是否签订租赁而发生的差旅费、法律费用等,此类费用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承租人增量借款利率 是指承租人在类似经济环境下为获得与使用权资产价值接近的资产,在类似期间以类似抵押条件借入资金须支付的利率

2.使用权资产的初始计量

使用权资产,是指承租人可在租赁期内使用租赁资产的权利。

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当按照成本对使用权资产进行初始计量。该成本包括下列四项:

(1)租赁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

(2)在租赁期开始日或之前支付的租赁付款额;存在租赁激励的,应扣除已享受的租赁激励相关金额。

(3)承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

(4)承租人为拆卸及移除租赁资产、复原租赁资产所在场地或将租赁资产恢复至租赁条款约定状态预计将发生的成本(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进行计量)。

关于上述第4项成本,承租人有可能在租赁期开始日就承担了上述成本的支付义务,也可能在特定期间内因使用标的资产而承担了相关义务。承租人应在其有义务承担上述成本时,将这些成本确认为使用权资产成本的一部分。

3.租赁负债的重新计量

租赁期开始日后,当发生下列四种情形时,承租人应当按照变动后的租赁付款额的现值重新计量租赁负债,并相应调整使用权资产的账面价值。使用权资产的账面价值已调减至零,但租赁负债仍需进一步调减的,承租人应当将剩余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1)实质固定付款额发生变化。

(2)担保余值预计的应付金额发生变动。

(3)取决于指数或比例的可变租赁付款额发生变动。

(4)因承租人可控范围的重大事件或变化,导致对购买选择权、续租选择权或终止租赁选择权的评估结果或实际行使情况发生变化。

(二)出租人初始计量及相应的后续计量

1.融资租赁会计处理

(1)融资租赁初始计量

在租赁期开始日,出租人应当对融资租赁确认应收融资租赁款,并终止确认融资租赁资产。

出租人对应收融资租赁款进行初始计量时,应当以租赁投资净额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租赁投资净额为未担保余值和租赁期开始日尚未收到的租赁收款额按照租赁内含利率折现的现值之和。

在租赁期开始日,岀租人应当按尚未收到的租赁收款额,进行下列账务处理:

借:应收融资租赁款——租赁收款额

应收融资租赁款——未担保余值(预计租赁期结束时的未担保余值)

银行存款(已经收取的租赁款)

贷:融资租赁资产(融资租赁方式租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资产处置损益(租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差额)

银行存款(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

应收融资租赁款——未实现融资收益(差额)

若融资租赁合同必须以收到租赁保证金为生效条件,出租人收到承租人交来的租赁保证金,计入“其他应收款——租赁保证金科目”。

(2)融资租赁后续计量

经营租赁会计处理

出租人对经营租赁会计处理如下:

1.租金的处理 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出租人应采用直线法或者其他系统合理的方法将经营租赁的租赁收款额确认为租金收入
2.出租人对经营租赁提供激励措施 ①出租人提供免租期的,出租人应将租金总额在不扣除免租期的整租赁期内,按直线法或其他合理的方法进行分配,免租期内应当确认租金收入
②出租人承担了承租人某些费用的,出租人应将该费用自租金收入总额中扣除,按扣除后的租金收入余额在租赁期内进行分配
3.初始直接费用 出租人发生的与经营租赁有关的初始直接费用,应当资本化至租赁标的资产的成本,在租赁期内按照与租金收入相同的确认基础分期计入当期损益
4.折旧和减值 ①经营租赁资产中的固定资产,出租人应当采用类似资产的折旧政策计提折旧;其他经营租赁资产,应当根据该资产适用的企业会计准则,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
②出租人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确定经营租赁资产是否发生减值,并对已识别的减值损失进行会计处理
5.可变租赁付款额 ①如果是与指数或比率挂钩的,应在租赁期开始日计入租赁收款额
②除情形①之外的,应当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6.经营租赁的变更 经营租赁发生变更的,出租人应自变更生效日开始,将其作为一项新的租赁进行会计处理,与变更前租赁有关的预收或应收租赁收款额视为新租赁的收款额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税务师考试备考相关内容,更多关于税务师考试相关内容可加入>>>税务师证书考试群960628976和大家一起学习,入群可咨询2020年税务师报名考试相关,还有税务师考试相关知识点,请大家持续关注中公财经税务师考试网,会计考试网老师在线为你解答,等你来撩~不过大家两科可以一块学,一个是具体方法,一个是处理形式,能够加快理解;在涉税管理和涉税服务上和经济法的税法两章能起到很好连接作用。

备考信息 | 2020年税务师成绩查询时间

备考信息 | 2020税务师考试冲刺指南

以上是中公财经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中公财经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来源: 中公财经

上一篇 2020年税务师《税法一》考试高频考点总结
下一篇 2024年税务师报考条件
联系我们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税务师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 进群和大家一起备考学习,领取2021年税务师备考资料《备考手册.pdf》 等学习资料

2021年税务师
备考资料包快捷领取通道

 
关闭弹框
提交成功!
近期我们会联系您,请注意接听
QQ扫码
加2021年税务师学习交流群
二维码
进群即可领备考资料包并通知考试时间
 

推荐活动

查看更多
换一批
电话 咨询 课程 APP
 
 

选择分校

全国 北京 广东 山东 江苏 上海 浙江 河南 四川 山西 河北 湖北 安徽 湖南 福建 陕西 辽宁 重庆 云南 江西 广西 天津 吉林 内蒙古 黑龙江 海南 贵州 青海 甘肃 新疆 宁夏 西藏
 

选择项目

国内财经证书domestic

初级会计职称 税务师 初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高级经济师

国际财经证书international

CMA

金融相关证书finance

证券从业 基金从业 期货从业 银行从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