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政策是管理和控制应收账款余额的政策,它由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款政策组成。
(一)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企业用来衡量客户是否有资格享受商业信用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客户达到了信用标准,享受赊销;达不到信用标准,不能享受赊销,必须支付现金。信用标准由企业根据其销售政策来制定,国外通常采用“5C”系统来评价,即品质(Character )、能力(Ca-pacity )、资本(Capital )、抵押( Collateral)和条件(Condition )。
1.品质。品质指顾客的信誉,即履行偿债义务的可能性。企业必须设法了解顾客过去的付款记录,看其是否有按期如数付款的一贯做法,以及与其他供货企业的关系是否良好。这一点经常被视为评价顾客信用的首要因素。
2.能力。能力指顾客的偿债能力,即其流动资产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与流动负债的比例。顾客的流动资产越多,其转换为现金支付款项的能力越强。同时,还应注意顾客流动资产的质量,看是否有存货过多、过时或质量下降,影响其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的情况。
3.资本。资本指顾客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表明顾客可能偿还债务的背景。
4.抵押。抵押指顾客拒付款项或无力支付款项时能被用作抵押的资产。这对于不知底细或信用状况有争议的顾客尤为重要。一旦收不到这些顾客的款项,便以抵押品抵补。如果这些顾客提供足够的抵押,就可以考虑向他们提供相应的信用二
5.条件。条件指可能影响顾客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信用分析必须对企业的经济环境,包括企业发展前景、行业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变化等进行分析,预测其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
(二)信用条件
信用条件是客户可以享受的优惠条件,包括信用期间、现金折扣和折扣期问。信用期间是企业允许客户从购买商品到付款的最长时间,信用期间越长,越利于企业销售商品,但会占用资金,增加坏账损失的可能性。现金折扣是企业为了吸引客户提前付款而给予的价格上的优惠,现金折扣越高,提前付款的客户越多,但会减少企业的利润。折扣期间是企业给予客户享受现金折扣的时间,客户只有在此期间付款才能得到现金折扣。信用条件经常表示为(1/10,n/30l),它的含义是:客户在购买货物后,可以在30日内付款;如果客户在10日内付款,可以享受价格1%的折扣。
(三)收账政策
收账政策是在信用条件被违反时企业采取的收账策略,有积极型和消极型两种。采用积极型收账政策,对超过信用期限的客户通过派人催收等措施加紧收款,必要时行使法律程序;采用消极型收账政策,对超过信用期限的客户通过发函催收或等待客户主动偿还。积极型的收账政策有利于减少坏账损失,加快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但会加大收账成本。消极型的收账政策有利于减少收账成本,但会加大坏账损失,减缓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
(四)信用政策决策
信用政策决策是在比较不同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的收益与成本的基础上,选择最优信用政策的过程。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2019年税务师考试备考已开启,如果独自学习有困难的话,可以选择中公的面授或者网校,我们有优质的教学资源,可以为大家的税务师学习提供很大的帮助,可以让考生在短期内更加理解教材内容,从而提高备考的效率。2019年税务师全新课程全新上线,考点考情全掌握,助你加速成为税务师!更多资料,可进QQ交流群或关注税务师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