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1.【答案】CE。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行为的分类。(1)题干中已经明确说“撤销”了,所以选项BD直接错误。(2)题干已经明确说明是“行政处罚”,行政处罚和行政裁决是并列的具体行政行为的种类,所以选项A正确。(3)行政处罚是损益行政行为,选项C正确;(4)罚款往往是有一定幅度的,属于自由裁量的行为,所以选项E正确。
2.【答案】AE。解析:本题考核行政法律行为的分类。(1)行政奖励是一种授益行政法律行为。行政奖励的主体限于行政机关(主体);企业、学校内部及社会团体等根据有关奖励制度实施的奖励行为不属于行政奖励。所以选项A正确;选项BC错误。(2)行政奖励的条件由法律事先规定,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相对人可以向法定机关提出申请,也可以由行政机关依法定条件自行确定被奖励人。所以选项D错误。(3)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不予奖励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所以选项E正确。
3.【答案】BE 。解析:本题考核所有权的变动。“抛弃”所有权为单方法律行为,仅由行为人(王某)一方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王某作出抛弃的意思表示时即丧失电脑的所有权,所以选项E正确;张某基于“先占”取得无主动产“电脑”的所有权,王某无权请求张某返还,所以选项B正确,选项A.C.D错误。
4.【答案】CDE。解析:本题考核民事诉讼举证责任、举证期限。举证期限的确定有当事人协商和法院指定两种情况。所以选项A错误。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所以选项B错误。
5.【答案】AD。解析:本题考核税务行政复议审查和决定。复议审查的依据包括税收法律、税收法规、税收规章和合法有效的其他税收规范性文件。所以选项A说法错误。税务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所以选项D说法错误。
6.【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核对行政事实行为的判定。行政事实行为是不以产生法律效果为目的而是以产生事实状态为目的的行为。例如,行政机关发布信息、公开情报、行政机关采取灵活的方法进行行政疏导等这些行为都仅仅产生事实上的效果,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不因此而发生产生、变更或者消灭等变化。所以选项A.B.C.D正确。发放《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行为属于行政许可,不属于行政事实行为。所以选项E错误。
7.【答案】AE。解析:本题考核税务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1)税务机关不得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税务行政许可,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除外;选项说法A错误。(2)具有行政许可权的税务机关在法定权限内实施由法律、法规确定;选项说法E错误。
8.【答案】BC。解析:本题考核担保法律制度。在一般保证中,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只有在债权人已经依法对主债务人的财产诉请执行后仍不能获得清偿时,才负清偿责任。所以选项A错误。抵押期间,抵押人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财产的,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是归债务人所有。所以选项D错误。重复抵押时,抵押权均已登记的,按照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顺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所以选项E错误。
9.【答案】AD。解析:本题考核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制度。本题中,张某属于该房屋的真正权利人,李某将其卖给不知情的刘某,构成无权处分。当事人善意取得物权的,享有该物的所有权,因此,刘某可以因善意取得制度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
10.【答案】ACE。解析:本题考核债权让与。第三人与债权人达成一致时,债权让与协议生效。通知债务人后,该转让对债务人发生效力。所以协议生效与对债务人发生效力不是同时的。债权让与后,北海公司成为伟东公司的债权人,有权向伟东公司主张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