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每年的面试第一题都会考自我介绍,题目要求非常明确:自我介绍(学校专业,学习成绩,有工作的谈谈工作经验和认识)。
考官想要通过自我介绍了解考生本人,了解过往的经历、专业能力或者个性品质等是否符合岗位要求,另外也可以通过自我介绍对比考生的水平高低。因此,考生在准备自我介绍的时候,万不能大意。
当然,也有考生对自我介绍的初识印象都是觉得很简单,备考的时候就简单地梳理自己的过往学习经历、成绩、工作经验等。但是,需要引起考生注意的是,自我介绍并不是表面那么简单,考生在备考阶段一定要避开几个雷区。
一、简单罗列
很多考生在准备自我介绍的时候,就是简单罗列自己想表达的内容。举个例子:
各位考官好,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自己:
首先我本科毕业于××大学,学习的是××专业,研究生就读于××大学,学习的是××专业。我学习期间成绩比较优秀。
其次,我研究生毕业后就业于××银行,从事的是××岗位,我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工作两年后,我辞职,就职于一家外企,从事的工作是××。
再次,日常生活中,我是一个乐观的人,喜欢与人交流。同时,我平时还很喜欢读书、爬山、跑步,我相信读书使人进步,运动使人年轻。
这种自我介绍万万要不得,一方面,这些信息在简历里很可能都已经说过,另一方面,这种介绍很难让考官对考生有更深的了解,毫无意义。
二、长篇大论,毫无重点
很多考生在回答自我介绍类问题的时候,长篇大论,滔滔不绝,能说当然是好事,但是得说道点子上。
比如,曾经有同学在自我介绍的时候,为了显示自己的出色的工作经历,用了很大篇幅在介绍自己的工作经历,从第一份工作到目前的工作,每份工作的主要内容都进行了特别详细的介绍。这样的介绍当然可以让考官了解考生的过往工作经历,但是很难让考官了解考生到底工作能力怎么样,工作是不是业绩突出。所以,考生在备考期间,要优选经历,选择最能凸显自己的经历。
三、内容空洞
很多考生在自我介绍的时候,想到要向考官说明一下自己过往经历中比较特殊的部分,但是就在简单陈述经历,甚至罗列经历。这种做法意义是不大的,因为考官难以从经历中看到考生优于其他人的点。比如说教育经历,很多考生会讲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当然这些都能体现考生的教育背景。但是这些是不够的,考生应该通过举例子、摆数据来强调自己的经历,像自己的学习成绩、技能证书、相关科研成果等,这些东西更具有说服力。
四、专业突出不明显
考生需要注意的是,银保监会面试自我介绍题目其实也在侧面考查不同考生的专业能力的区别。因此,自我介绍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考官对考生专业能力的判定,在我介绍的时候,不要说太多意义不大的内容,一定要重点推出能显示自己专业能力或者专业知识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