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备考中级会计考试的同学都是有一定的会计基础和工作经验的,他们往往从事会计行业已经从事了好几年。这类型的考生往往是工薪阶层、上班族,或者是大龄考生、妈妈族。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学习时间比较紧张,分散,备考精力不足。针对这类型的考生,在日常的中级会计备考中就要采取针对性备考策略,使巧劲儿,集中力量突破自己的知识短板,来达到齐头并进,全面的复习效果。
具体该怎么做呢?分为以下几步: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难易分析
了解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三门科目的学员都知道,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中级财务管理这三门课程的难易程度不同,各科的科目特点和适合学习方法也各有千秋:
《经济法》是三科中最为容易通过的一科。这门课程要求记忆的知识点量相对较大,但专业难度相对较低。学员们在学习这一门课程时需要多总结归纳,学会举一反三,并且重复记忆。
《财务管理》相对较难,公式居多。与其他科目相比,这门课程中的很多知识点是建立在一些理论假设的基础上的,学起来比较抽象,并且每年试题的分值中有一半是直接涉及到计算的。项目投资与资本成本、营运资金管理与财务分析等这些章节的内容联系比较紧密。
《中级会计实务》是中级职称的核心课程。本课程的重点很突出、试题覆盖面广且综合性较强,学员们不仅要做到对教材的知识点融会贯通,更要搭配习题辅导和课程讲解。
结合科目特点,灵活调整备考重点
考生在了解了三个考试科目的特点之后,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备考目标有一个大致的认识。比如,在三门考生中,财务管理比较难,涉及公式运用,比较抽象,需要结合理论进行理解,之后还需要大量做题,及时巩固。所以它是需要较长的备考时间。所以,我们前期可以着重来学习《财务管理》这门课程,打好基础。之后需要每天养成做题的习惯,反复巩固练习即可。《经济法》需要记忆的东西多,细节也比较繁琐。我们就可以平时按按计划看一看熟悉相关条例,到临考前集中力量背诵记忆。
科学备考,多轮复习,及时巩固
老师在这里针对考生的不同情况,给大家制定了整体的复习计划,大家根据实际可以灵活调整。
复习计划的制定可采用四轮学习法:基础学习(第一轮)、强化学习(第二轮)、串讲总结(第三轮)、模拟练习(第四轮)。每个阶段的开始结束时间及备考任务可参考如下:
第一轮学习(最重要):从11月开始,28周(春节休息两周)的时间把基础内容系统学习。每年教材变化的内容比较少,对于基础不是很好,平时又很忙的考生,第一轮的学习至关重要,也就是从11月-4月份完成基础学习,5月份新教材出来重点学习更新的内容,这样就为中级备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轮学习:6月~7月中。本阶段主要是强化学习,把相关联的章节进行综合学习,同时对关键考点和大题进行强化,做到有的放矢。
第三轮学习:7月中~8月初。这段时间把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查缺补漏。
第四轮学习:8月~考试。通过模拟试卷感受考试氛围,提高答题技能。
中级会计备考Tips:
1、把握第一轮学习。一定要从第一轮阶段开始就把握好,赢在起跑线!利用第一轮学习的课件、讲义、习题相结合,领会考试方向,跟随老师的思路,不走弯路,不迷失方向,不做无用功。
2、整理读书笔记。写好读书笔记,能加强我们读书的记忆力,促进我们在读书时积极思考,开动智慧的机器,把那些一隅之得、一闪之念用笔及时记录下来,便于我们整理出书中的要点和线索,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知识点。这样边读边记,也便于我们的精力能够尽快集中且不易走神,久而久之,便能达到一分耕耘两分收获的效果。
3、抓线索,知识点把握主线。第一轮学习一定要跟上老师的思路,切不可赶进度,学习一章就收获一章。同时按照老师教给的方法,做到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去听课,课后不明白的地方跟同学们讨论,也可以向答疑老师请教,千万不要不懂装懂,这样的思路会更有助于你对于知识点的掌握。
4、按照备考计划认真落实。大家一定要时刻关注每个阶段的计划,将学习计划中安排的任务认真落实,只要跟上学习进度,一年全科通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不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