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是我国职称之一,属于经济师类别。要取得“中级经济师”职称,需要参加“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11月初的第一个周末。近几年来,报考中级经济师的人数逐年增加,成为了近些年比较热门的证书之一。那么它的含金量到底如何呢,它值得考吗?对于个人有哪些帮助呢?
中级经济师证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升职加薪助推器
考取中级经济师的人员可以按照不同地区标准每月享有固定的技能补贴,如果通过面试评定为高级经济师后,部分单位可以享有副处级干部的待遇!一般来说公司主管及以上的职位要求具备中级以上职称,因此,考取中级经济师对职位的提升也是帮助很大的。
二、积分落户政策好
如果考取了中级证书,可以享受落户政策的加分。例如上海办理居住证绿卡中级职称积100分,而中级经济师是相对于其他中级资格考试是难度偏低的,这也给很多在北上广工作的年轻人带来了利,帮助他们尽快落户,站稳脚跟。
三、就业方向多元化
中级经济师考试按专业可分为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等10个专业。考取了中级经济师的就业方向也比较广,可以选择工商、保险、会计、财税、人力、证券、投资等等,根据自己所在的行业及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域。中级经济师证书可以作为进入以上领域的有力敲门砖,但是,要想在一个领域长久走的更远,除了证书之外,个人的工作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不过,由于中级经济师专业门类比较多,不少小伙伴在专业选择上遇到了困难:如何选?选哪个?
自2020年起,经济师考试经过调整要求2年通过2科目,可选专业为10个,为了帮助有考试意向的小伙伴解决专业选择的问题,我们选择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政税收、金融这四个热门专业来帮大家做分析。
一般,我们在选择报考专业之前首先要想清楚自己是出于何种目的才要报考的,如果是看中了中级经济师本身的优势比如落户政策,那么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专业性不需要太强的专业,拿证再说。但是如果是出于工作需要的话,为了提升技能或者评职称,那么就要从以下几个角度了:
一、看工作单位需求
有的单位在评职称要求特定专业,别的专业不认,那么工作单位需要什么就考什么。
二、看工作领域与所学专业
如果选择的专业是自己的所学专业或与自己的工作相关,那无疑会在复习备考阶段减少不少阻力,动力也会强一些。
三、看各科目考试难度
选择之前了解下这个专业具体考哪方面内容,教材有几章,难易程度如何,专业性强度。先对这些有个基本了解后,再根据自己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基于以上三个原则,我们对四大热门专业在做一个具体分析:
工商管理
该专业体系较大,内容涉及面较广,主要是管理领域内容较多,但专业性不是特别强,比较易懂,计算有但少,需记忆内容偏多,每年该专业通过人数较多。比较适宜管理相关专业或管理从业人员。
人力资源管理
该专业整体来说记忆型知识点比较多,计算很少,而且专业性不强,主要和人相关。我们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人力资源,比较容易理解,专业性不强,具有实用性,适宜人力资源相关专业或计划从事相关专业的人。
金融
该专业有一定难度,专业性较强,理解起来有难度,计算题占比较多对计算能力有一定要求。适宜金融相关专业或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从业人员,零基础小白慎重选择。
财税
该专业对财会知识有一定要求,零基础学习会有一定困难,具有较强理论性和实务性,会涉及不少计算题,适宜财会相关专业或财会相关行业从业人员,非专业零基础小白慎重选择。
想了解更多关于中级经济师的考试资讯,请持续关注中公财经财会考试指南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