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要到年底了,新一轮的注会备考也该提上日程了。众所周知,注会考试绝对不是靠一朝一夕的短时间突击就能通过的,同学们考完试之后即使心似平原野马,是不是也该收心准备下一年的注会考试了。那么,在21年新大纲发布之前,注会到底如何备考呢?
《会计》备考策略
我们研究院分析近几年注会考试的命题规律,发行注会会计的考察“在广不在深”,偏难怪的题目极少,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应重在夯实基础。尤其是对于零基础学员,大纲发布前的这一轮备考必不可少。很多同学看到这里,可能就立马打开教材翻开了第一页,但是为什么注会能常年维持比较低的通过率呢?就是因为一谈备考,很多人都从第一章开始,也从第一章结束。所以,掌握科学有效的备考方法非常必要,接下里我们聊聊怎么做好第一轮的备考计划。第一轮的备考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一、资产篇
万丈高楼平地起,作为基础章节的资产很适合用来入门。同学们可以选择在20年11月—21年1月底之前,学习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资产减值等章节。同学们在这些章节在学习过程中,切忌死记硬背的,注册会计更看重的是理解之后再进行应用。很多同学可能就只认为这一轮只需要理解就行,等到后面几轮的时候再做题,其实这种想法不对。这一轮做题的目的在于进一步理解知识点,以及检验自身的学习效果,所以做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投资篇
打好资产篇的基础之后,接下来需要学习,包括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所得税和合并财务报表等投资篇章节。这些章节是注会会计里公认的重难点,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学习,也就是说考试之前只学习一遍是不可能的。第一次学习这些章节的同学,很可能会头大,可能会遇到暂时无法理解的知识点,但是不要灰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第一轮不懂的地方,可能到第二轮就茅塞顿开了。
当然备考计划只是设想,要落到实处才能有效果,同学们在进行备考时,需要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学习时间来制定更为细致的学习计划,比如今天看几个课程视频,做某一章节的习题。计划定好,就差你的执行了。
《财管》备考策略
尽管近年来注会《财管》考纲每年都出现一定的变化,但在命题上依然表现为以传统知识点为主(约占90%),新内容为辅(约占10%)的考查方式。因此,在21年新大纲发布之前,传统重要内容应该先行一步学学习哦!
备考指南1:考试中传统且重要的命题章节学习时间规划
备考指南2:科学使用学习资料,学习“轻、快、又明了”
官方教材厚度达到496页,在讲解内容上十分细致。但限于考试深度和难度,使用官方教材备考则显得过于复杂,重点不明晰,浪费大量的备考时间。那么有没有既涵盖重点内容,同时又能够帮助考生抽丝剥茧,梳理难点的学习方法呢?当然有!
面授、网课巧利用,让学习高效起来!
《财管》财务指标众多,理解难度高,公式多且计算量大,对于零基础的考生而言,单纯依靠网课难度相当大,比如听课中存在的困惑无人解答,随着困惑的不断累积,最终也将会丧失学习的动力,因此有必要进行面授课程的学习,不仅加强学习气氛同时也能够及时得到答疑解惑。总之,面授学习重难点,网课课后来复习。
备考指南3:学了新知识,忘了老知识,定期回顾来帮你!
学习后面,忘了前面是广大考生在备考时的痛点,遵循定期复习这一方法可以有效减轻这一问题。按照记忆习惯,可以每10天或者15天将之前所学习的知识点复习一次,具体复习时长可以随着学习进度而延长。
备考指南4:相似题目多整理,题海战术远离你!
总有考生抱怨,题目做的再多,做题依然出错。要想克服这一种情况,那么请把相似的错题总结起来吧!对于计算型的客观题,以及主观题,可以以出题思路作为一个相似点进行总结,思路只有越总结才会越清晰哦。
《审计》备考策略
《审计》素来就是注会考生比较头疼的一个科目,语言晦涩、实务性强、考试灵活、记忆量大等等。这是《审计》给我们最初的印象,所以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备考的时候不可能等大纲出来再开始,那样是来不及的,毕竟只学习一遍就能通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提前学习《审计》非常有必要。是,纵观近几年的《审计》教材,我们会发现教材每年变动都不是特别大,尤其是前一到十五章,几乎没有变化,变化相对较大的都是集中在第十九章《审计报告》、第二十章《内部控制审计》,对于2021教材来说,我们有理由相信第一章《审计概述》、第二章《审计计划》、第三章《审计证据》、第四章《审计抽样》、第六章《审计工作底稿》、第七章《风险评估》、第八章《风险应对》、第九章《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第十章《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第十一章《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第十二章《货币资金的审计》、第十三章《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变化都不会特别大,因此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份这段时间我们可以重点学习这些章节。具体来说我们的时间线可以这样划分:
2020年12月学习1-3章,这三章是打基础的,内容也比较简单;2021年1月份可以学习6-8章,这是审计的基本理论,先学习这几章后续的审计循环才更好理解;2021年2月份可以学习9-12章,这几章实务性比较强,但好在考试占分不多,用2月份这段时间先学习一遍;2021年3月份学习第4章和第13章,这两章属于难度比较大的,放在最后一个月学习,有了前期的理论铺垫,这两章内容会更好理解。
当然不是没提到的就一定会有大的改动,只是因为时间有限,如果学的很仔细的话在大纲出来前这些章节应该是刚好学完,但如果是只备考一两科,或者时间比较充裕的情况下依旧可以往下学习,包括后续的第二十一《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第二十二章《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和第二十三章《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这些章节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记忆量比较大,可以在一轮学习时先背诵一遍,记忆会更加深刻,也能为冲刺阶段的备考减轻不小的压力。
《税法》备考策略
确实每一年税法都会或多或少的发生一些变化,但是大家同时要知道我们每一年的考试也是有政策的截止日期的,不可能今天发布新的政策要求明天就会进行考察,考试一定是具有稳定性的!而我们注册会计师税法的稳定性就在,明年2021年考试时,考察的内容一定是截止2020年12月31日仍然有效的政策,这也就给了我们最大的“变与不变”,变得就是2020年新出现的政策,这就是我们在2021年需要强化的学习的内容,而之前就有的政策、知识,我们现在就可以学习,没有影响。
因此我们现在给大家整理截止到目前,20年的12月份之前一些较大的政策变动,大家在学习时跳过这些内容就可以正常学习,继续利用2020年大家原有的讲义教材内容了~如果还不放心,大家可以继续关注我们中公财经,我们会持续性给大家提供类似内容,我们的课程体系内容会完整覆盖,按照最新内容学习,解除你的烦恼。今年的变化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内容:
第一档:①资源税法正式实施,整体变化也较大
②契税、城建税都颁布了新的税法
第二档:①车辆购置税法计税依据的部分预计在2021年的教材中也会有所变化
②个人所得税中主要完善调整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
③增值税关于二手车经销的相关事项等等
受疫情影响,国家出台了很多税收优惠政策,虽然没有纳入到2020年的教材中,但是纳入2021年的教材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各位同学需要格外注意哦。
《经济法》备考策略
明年推出的《民法典》,对于注会考试来说,按照现在的教材体系,只考查大家《民法典》中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的内容,所以整体难度并没有增加。由于是《民法典》第一年,司法解释等内容还比较少,所以对于大家备考来说,还是相对轻松一些的。就像今年新的《外商投资法》实施,教材整体内容和以前相比就大大简化了,考查的内容也相对简单。但随着该法进一步的实施,以后考查的内容肯定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化。
《经济法》教材一共12章,《民法典》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是前四章,而且在这四章中,前两章是《民法总则》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民法典》变动并不大,只是个别日期进行了调整,比如重大误解的撤销权行使期间从原来的“三个月”更改为“90日”。而第三章物权法和第四章合同法的内容变化相对较大,大家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可以先跳过,先学习其他章节的内容,等到明年官方教材出来后再学习。如果备考时间充裕,也可以在第一轮学习的时候结合《民法典》来学习这两章,注会考试一般来说“逢变必考”,这样也就能够准确的知道哪些内容发生了变动,提前熟悉了解相应的考点。
另外,除了受到《民法典》影响的物权法和合同法之外,还有第七章《证券法》也是变动较多的章节。今年随着新《证券法》实施,官方教材并没有完全进行修订,而且随着创业板注册制的推出,明年的官方教材在第七章也会有一定的变化。同时,这一章内容一直是最难学的一章,所以备考的学员们这一章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暂时也可以先放过不学。
整本教材去掉上述变动较大的三章之后,还有九章的内容,这些内容变化很小,而且其中的公司法、破产法和票据法每年都是出案例分析题的章节。大家在第一轮的学习中重点先学习这九章内容,充分利用好旧版教材。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多看教材或者讲义,一定不要有《经济法》简单,等到最后背一背就行了的思想。大家要时刻记住,注会没有任何一科是简单的,《经济法》也绝对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通过的。所以大家在学习中上课要认真听,下课后要认真看教材或讲义,真正把法条弄明白,这样才能在考
试中以不变应万变。大家在第一轮学习中把这九章的内容学扎实,在第二轮学习新法的时候就会比较轻松了。
《战略》备考策略
注会考试每年都会颁布新大纲,但战略是一门总体来说变化不大的科目。战略总共包括六章,其中后三章产生变化的概率更大,前三章几乎没有实质性变化。而且从分值分布来看,前三章占分六十分以上,因此新大纲之前的备考可以以前三章为主,后三章为辅。
备考指南1:了解难易点,摆正心态第一步
很多考生在备考前认为战略只需要考前简单背一背就能通过考试。其实不然,战略是一门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科目,很多考生出考场都会觉得选择题大多都不确定,这就是基础没打好。因此,学习战略第一步是摆正心态,不能战略上藐视敌人。那么战略的难易点都体现在哪里呢?首先,战略确实有简单之处,简单在有很多生活的案例,书上的话一看就明白,重点突出,70%都是重复考点。然而,它确实也有一定难度,一个难度体现在考试时间太短、阅读量极大、题做不完。十个考生有十个都会反映时间紧张,那么就需要考生学习的非常熟悉并且掌握答题套路。如何才能做到对知识点的熟悉呢?一定是反复的学习和记忆。战略的另一个难度体现在选择题有许多坑点等你来跳,不像会计,计算完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而战略多选题则是乍一看感觉都对,一定得根据案例仔细排雷。
备考指南2:科学掌握学习方法,学习轻松有方向
20年官方教材厚度达到505页,内容非常之多,重点不突出,因此学习的第一步就是选择一本好的学习资料,让我们的学习能够有的放矢。有了资料该如何学习?学习中该注意什么?每一个知识点该掌握的程度是怎样的?就得通过面授课或者网课直播课的学习了。战略的学习首先就是要做到区分该知识点是客观题考点还是主观题考点,客观题考点以理解为主,大多考查与案例的对应关系。而主观题考点的前提首先是记忆,并且能够做到在考场上快速输出,因此需要非常熟练的记忆,跟着方法去记忆能事半功倍。并且战略考试不同的题型有不一样的方法,客观题要做到先看最后一句话定位考点抓住关键词,主观题则是先把问题的相关知识点条条框框输入在答题页面再阅读案例找对应信息进行复制粘贴。
备考指南3:根据分数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省时省力
备考指南4:善于总结,避免一错再错
很多学生喜欢一门课一股脑学完,最后发现什么都没记住,学过就忘,这就是缺乏适当的总结。小章节建议每章一总结,大章建议每节一总结。对于错题一定要重复做题,经过实践表明,很多学生前后错的知识点往往是同一个,这就是做错题之后没有思考为什么错了,没有很好的反思。总结和反思环节只让大家的学习更为有效,因此一定不要疏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