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是顺利通过经济师考试的主要秘诀!距离202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时间越来越近,你开启最后的冲刺备考计划了吗?是漫无目的的翻书、抢记知识点?是日夜不停的刷题、巩固练习?还是睡前的胡思乱想、做好弃考准备?为了充分做好冲刺准备,今天中公经济师小编为大家带来了2020年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第十章重要考点笔记,具体都有什么呢?一起来看下吧!
2020年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重要考点笔记(第十章)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第十章 国际贸易理论 | |
【考点一】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 | |
考点解析 | 模拟习题 |
1.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8世纪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在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异导致在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上的绝对差异,这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是可以节约社会资源,提高产出水平。 2.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19世纪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个国家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只要两国之间存在生产成本上的差异,即使其中一方处于完全的劣势地位国际贸易仍会发生,而且贸易会使双方获得收益。 3.赫克歇尔和俄林理论 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开始从生产要素禀赋的这一理论认为,各国的资源条件不同,也就是来解释各国生产成本和价格的不同,重新分析国际贸易的基础,这就是所谓的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在这里是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的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根据赫克歇尔和俄林的理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格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 4.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赫克歇尔和俄林理论无法解释的新的趋势。由于发达国家的资源比例是相似的,特别是同类产品的生产更具有相同的要素密集性,这是与赫克歇尔和俄林理论矛盾的。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提出了规模经济的贸易学说,解释了相似资源储各国家之间和同类工业品之间的双向贸易现象。该理论认为:大规模的生产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是现代国际贸易的基础。 |
下列国际贸易理论中,认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的是( )。 A.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B.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C.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D.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参考答案】C。中公解析:根据赫克歇尔和俄林的理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格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 |
返回学习<上一章> | 点击学习<下一章> |
单个章节不够学?不想日日催更等?
这个考前冲刺你想加速进行吗?
2020中级经济师冲刺笔记——经济基础知识(完整版)
你怎能错过!!!
注意:本次下载仅包含基础、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科目,其余科目请联系群管理员@蛋挞老师咨询领取!
以上就是考前冲刺|2020年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重要考点笔记(第十章)的全部内容,其他专业考点笔记也将陆续更新,催更的小伙伴建议加入>>中公经济师备考交流群627499953,可直接通过群文件免费下载完整版笔记内容哦~还等什么!更多中级经济师考试信息,敬请持续关注中公中级经济师考试网。最后祝愿各位同学,能够在今年的考试当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