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第Ⅰ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容
( 一) 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根本任务和目的
社会主义 内容 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根本任务 具体任务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决定因素 ①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 ②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客观要求;
③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客观要求;
④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物质条件的客观要求 。
目的 消灭剥削 、 消除两极分化和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以往一切以私
有制为基础的
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 它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实现共同富裕。
( 二) 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
项目 | 内容 | |
含义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 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 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
|
两层内涵 | ①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 | |
特征 |
①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必须建立和发展社会 |
|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 | ||
主要矛盾 |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
基本路线 | 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 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 |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这一制
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的。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及其主体地位和实现形
项目 | 内容 | |||
社会 主义 初级 阶段公 有制 的两 种基本形式 |
全民所 | ①全民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的一种公有制 形式。 ②我国现阶段的全民所有制采取了国家所有制的形式, 就是国有 经济。 |
||
有制 | ||||
集体所 | 由一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一定范围内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所形 成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
|||
有制 | ||||
其他成分 |
公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如中外合资企业及股份 制企业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
|||
公有制经济的主 体地位体现 |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
|||
公有 制经 济实 现形式 |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 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 如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 。 (股份制 :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有利于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 只要控股权掌握在国家和集体手中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 的支配范围 ,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非公有制经济及其形式和作用
【提示】 三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对个体 、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 。这对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 ,增加就业 ,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