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与审计师、税务师有哪些区别?如何选择经济师考试的10个专业?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具体内容。
经济师考试属于职称类考试,级别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初级经济师,有较系统的经济专业理论知识,能够独立地对专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综合,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中级经济师,有系统的经济专业理论知识,有较丰富的经济工作实践经验,能够独立地解决较复杂的业务问题,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果或经济效益。高级经济师,有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国内外现代的经济管理科学方法和发展趋势。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丰富的经济工作实践经验,能够解决重要经济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政策性意见,在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贡献显著。经济师作为一种职称,它能提高支撑所有者的待遇和威望。
审计师是值专门从事检查并进一步证实公司会计账目和报告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可接受性的专业人员,审计师的取得一般通过全国审计师职称考试,取得相应的审计师职称,也可以通过人事部门通过评审取得,审计师分为初级审计师、中级审计师和高级审计师。
税务师是一项职业资格,税务师考试属于水平类考试,没有级别之分。
总结,在很多单位,中级经济师可以享受科级干部的待遇、高级经济师可以享受副处级干部的待遇。而税务师,也随着国家的税改而变得更有含金量。审计工作性质稳定,就业机会普遍。可见经济师、审计师、和税务师在不同的领域是不一样的,如果大家想工作稳定经济师事不错的选择。
经济专业中级资格包括两个科目:《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其中,《经济基础知识》为公共课,不管报考什么专业,都是必考的科目。而《专业知识与实务》则会有专业的区别,2020年中级经济师专业调整为10个,具体为: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运输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
那么每个科目难度如何,不同专业应如何选择呢?
一、《经济基础知识》考试特点
紧扣大纲、范围广;难度适中;需着重把握历年练习题。
二、《专业知识与实务》科目特点
1、工商管理专业
历年报考人数最多的一个专业,专业性不是很强,备考难度较低。在历年考试中,工商管理专业的通过率相对较高。
2、农业经济专业
主要考核考生是否具有从事农业经济专业实务工作的能力,比较适合农业局下属相关岗位,专业性较强,考试题目中计算题较多,难度中等。
3、财政税收专业
主要为财政和税务相关专业知识,专业性较强,计算题也比较多,考点分布广泛,相对来说有难度,一般零基础的学员不建议报考。
4、金融专业
报考人数比较多,是很热门的专业,考试中计算题较多,而且难度较大,考验考生的综合素质。教材会跟随国家政策变化而改变,备考时需要关注变化部分。
5、保险专业
专业性强,理论知识很多,需要背诵记忆的知识点也很多,多为案例题考查,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需灵活应用。
6、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考核内容一般涉及基本的企业管理,主要内容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计算题较少,考的比较浅,非专业考生入门容易些,相对来说通过率也比较高。
7、旅游经济专业
考核内容多、范围广,偏向于实操能力的考查。专业性比较强,计算类型题目较少,需要考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全面掌握。
8、运输经济专业
专业性知识多,考查范围广,基本上每个章节都有考点。练习题灵活,不适合零基础的学员,对考生要求较高。
9、建筑与房地产经济
建筑与房地产专业合并,考试难度不是特别高,考点集中于教材,一般不会超纲,考点广泛,偶尔涉及金融学相关知识,有些题目在考试中反复出现,需重点把握历年练习题。
10、知识产权专业
知识产权专业为新增专业,建议考生按照考试大纲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