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专业相关知识 | 审计理论与实务 |
2020审计师备考已经开始了,想要参加2020中级审计师考试的小伙伴开始行动起来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复习?有哪些必看的知识点?中公小编为您整理了一份2020年中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第一部分知识点(12),一起来学习吧。
【知识点12】总供给与总需求
(一)总供给
1、总供给
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消费者、企业、政府、国外)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总量,可用两种形态表示:
(1)价值形态:价值量总和;
(2)物质形态:物质总量。
2、决定因素: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技术
3、宏观生产函数(总量生产函数)——表示总量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假定一个经济社会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使用总量意义下的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进行生产,则宏观生产函数可表示为:
y=f(N,K)。
其中:y为总产出,N为整个社会的就业水平或就业量,K为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
该式表明,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条件下,经济社会的产出(y)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就业量(N)和资本存量(K);若资本存量(K)为外生变量(即固定值),则经济社会的产出(y)取决于就业量(N)。
(二)总需求
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总量,表现为社会总购买力,包括:
1.国内居民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2.企业购买资本品的需求;
3.政府采购产品与服务的需求;
4.外国购买本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即:总需求Y=C(消费需求)+I(投资需求)+G(政府需求)+NX(国外需求——出口)
2.国民(National)生产总值(GNP)——国民范围
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NP=GDP-外国国民在本国同时期所创造的价值+本国国民在国外同时期所创造的价值=GDP+国外净要素收入
3.国民生产净值(NNP):最终产品价值中把消耗的资本设备价值扣除,得到净增价值。
NNP=GNP-折旧等资本消耗
4.国民收入(NI):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NI=NNP-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NNP-(间接税-补贴)
5.个人收入(PI)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
6.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税后的个人收入,即可以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DPI=PI-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支出
【总结】
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入(DPI)之间的关系。
国民生产总值(GNP) -折旧等资本消耗 =国民生产净值(NNP)-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国民收入(NI) -公司未分配利润 -企业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费) +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 +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 =个人收入(PI) -个人所得税 -社会保障支出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你可能还感兴趣: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级审计师考试备考资料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可以认真做题,时刻检验自己的学习进度与成效,早日拿到初级审计师证书!大家也可以加入中级审计师证书考试交流群 703979985>>>,小编将持续更新初级审计师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