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已经成为过去,随着时间的向前推进,我们将迎战2022年的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经济法在中级职称3个科目中的难度普遍小于会计和财管,当然也因人而异,对于没有法律背景的考生来说,初次正式接触法律可能是一个小小的挑战,存在法言法语的“前期障碍”,当然这只是暂时的小插曲,所谓万事开头难,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将会“渐入佳境”,最终获得胜利。站在中级经济法本身来讲,在全部分值100分中,客观题分值70分,主观题分值30分,通过的难度不大,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制胜的关键,下面谈谈预科阶段学习方法及建议。
一、正确认识中级经济法科目
在很多考生眼里,对经济法的备考认知就是背或者求口诀,那我想您一定对经济法科目有什么误解,不可否认,确实有一部分内容需要考生记忆,但也绝非完全是靠背,更多的是理解基础上的适当记忆。法律是一门逻辑科学,讲求法理,之所以很多考生觉得法条拗口,正是其严密逻辑的体现,很多法条背后的法理较为简单,甚至和我们的生活经历和工作实践同理,理解背后的法律逻辑和法理才是关键。请各位考生一定要摒弃自己的“学习偏见”,正确对待中级经济法科目的学习。
二、对于不同章节,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
中级经济法共计8章内容,可以将其分为2大类,税法部分和非税法部分,有些章节涉及财税工作实践,有些章节纯属充实法律背景知识,内容各有各的特点,各个章节在考试中的重要程度也不同,需要针对不同章节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
(一)税法部分
中级经济法考察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也是实务中接触最多的2大税种,每年考试分值集中在30分左右。应用型题型和记忆性型题目均会出现,尤其是应用型题目诸如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的计算,企业所得税特别项目纳税调整和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是主观题每年要考项,在掌握基本的计税原理基础上,重在练习。在预科阶段,建议各位考生把大部分时间用在理解税法原理上,理解掌握税法基本的税法原理,不要求全面掌握。比如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间接法中,特别扣除项目调整是建立在大家对税会差异的理解之上,会计是站在投资者和监管的角度上计量扣除,而税法侧重侧重于如何保证国家的税收收入,因而我们需要对会计的利润总额调整为税法需要的应纳税所得额,其次,辅助一定量的练习题目,帮助加深理解,重在练习。
(二)非税法部分
非税法部分主要包括公司法、合伙企业、保险、票据、合同,这是我们作为一个财税工作者日常在一些经济组织中工作的必备基础知识,考察的较为详细,偏重应用,且以理解为主。公司、票据、合同是主观题每年的要考的知识点,和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考察不同的是,客观题部分题目偏重案例应用,灵活多变,主观题需要我们用法言法语阐述理由,这增加了考试难度,往往靠背来通过的考生遇到此种题目便捉襟见肘,无从下手,但庆幸的是题目并不会要求我们阐述理由时答出完整的法条,而是用法言法语答出得分点即可,因此很多的知识点在理解了之后往往并不需要去背,只需要我们在答题时组织一下语言即可。例如,在谈及合同的债权债务转让时,为什么债权转让一般无需征得债务人和保证人的书面同意,通知即发生效力,债务人和保证人需要向新的债权人偿债和承担保证责任,而债务转让需要债权人和保证人的书面同意?因为债权的转让并不会额外增加债务人和保证人的法律风险,而债务的转让会使债务人和保证人承担的法律风险明显上升。在预科阶段,不苛求一定要掌握,重在理解,为后面的轻松学习打下基础。
期望我们翻开中级经济法的第一页会对它有新的认识,祝各位考生在预科阶段学习愉快,多动脑,重理解,勤奋认真,做行动的巨人!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中公财经:2022年中级《经济法》预习阶段学习方法及建议全部内容了,备考之路长漫漫,如果大家感觉学习太枯燥,一片迷茫,可以加入2022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交流群,与更多的小伙伴一起备考2022年中级会计考试。